「去,把博果鐸帶回來吧。」隨著老皇帝的一聲吩咐,魏珠趕緊去找博果鐸了。

路上,魏珠剛開始想不明白,等看見博果鐸絕處逢生的伏地大哭之後,他豁然開朗了。

好傢伙,竟然是玉柱配合著萬歲爺,演的一出雙黃戲啊。

不用問,玉柱是唱黑臉的打

手,萬歲爺則是唱紅臉的施恩者。

魏珠本就異常熟悉老皇帝的性子,他別的都想通了,唯獨一點始終想不明白。

玉柱初登內相之位,明明可以拿博果鐸立威,卻手下留了情,又是為何?

嘿嘿,若是周荃在場的話,必會抖開摺扇,笑吟吟的說:「欲揚先抑,欲擒故縱之計也。」

魏珠畢竟是個沒啥文化的閹貨,他肯定看不出,其中更高妙之處也。

今天這事,歸根到底,其實是,玉柱利用了老皇帝的缺點,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首先,玉柱狐假龍威的借了老皇帝勢,嚇壞了莊親王博果鐸,此乃立威也。

其次,為了顧全老皇帝的仁君之名,玉柱搭了梯子讓老皇帝順當的下來了,此乃揣摩迎合上意的討好了老皇帝也。

當然了,更重要的是,若是博果鐸被玉柱折騰得奪爵+圈禁了,二郡主必成死敵也。

實際上,魏珠沒有看走眼,玉柱對博果鐸,確實手下留了情。

不過,這種留有餘地的安排,是建立在充分立威的基礎之上。

恩威並施,方為正道理也。

博果鐸跪地謝恩的時候,腦袋都磕青了,可想而知,他是真的被折騰怕了!

老皇帝的心裡多少有些得意。

想當年,老皇帝沖齡踐祚之時,不管是八旗親貴,還是文武大臣,眼裡只有太皇太后和四輔臣,而視他這個小皇帝,如同花瓶一般!

現如今呢,經過幾十年的持續削權,議政處的王公大臣們,挨個被折服,被削權,被收拾,已經無法抗衡皇權了。

總體而言,有了玉柱的協助和配合之後,老皇帝折騰八旗親貴,如同行雲流水一般的順暢,毫無阻礙。

說句心裡話,玉柱挖空心思的默契配合,不就是想讓老皇帝用得順手,用得舒心,再也離不開了他麼?

想當初,以乾隆的精明程度,怎麼可能可能不知道和中堂的貪婪和擅權呢?

然而,乾隆不僅沒有主動收拾和中堂,反而格外的寵信他。

其中的奧妙就在於,乾隆有信心控制住和中堂,叫他往東,就不敢朝西走。

放眼當下,玉柱故意留給老皇帝的印象,除了膽大包天的當曹賊之外,就都是優點了。

人非聖賢,孰能無慾?

在別人眼裡的壞毛病,卻成了老皇帝自信控制得住玉柱的基礎。

逃過一劫的莊親王博果鐸,臨出門的時候,忽然當著老皇帝的面,惡狠狠的怒罵玉柱:「女幹佞小人,壞透了!」

玉柱趕緊把頭一低,差點笑噴了。

唉,這人吶,必須經歷過巨大的波折和劫難,才有可能變聰明吶!

(PS:凌晨三點半,兌現了四更,求保底的月票,應該不算過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