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亮,玉柱就出了城,趕往暢春園。

等玉柱走到清溪書屋的門口時,卻赫然發現,老四還在這裡跪著。

幸好,不是寒冷的冬季。

不然的話,老四的膝蓋肯定就完了。

想當年,老十三的膝蓋和腿,就是臘月天裡跪久了,凍壞的。

和現代人不同,跪功,乃是古人的基本功。

跪祠堂,跪祖宗,跪父母,跪著讀書,一跪就是老半天。

只要不是寒冬臘月,且有跪墊,膝蓋就沒太大的問題。

就在老皇帝的眼皮子底下,玉柱肯定不敢和老四有任何瓜葛,徑直遞了牌子進去。

老皇帝知道玉柱來了,第一時間便叫了他進去。

“臣兒恭請聖安。”

“伊立。”

玉柱垂手而立,就站在炕桌的邊上。

老皇帝放下手裡的奏摺,盯著玉柱,冷冷的說:“哼,老四硬逼著朕,想赦了他的舅舅。你是始作踴者,你怎麼說?”

這不是扣屎盆子嘛?

玉柱按捺下極大的不滿,小聲說:“回汗阿瑪,臣兒乃是外臣,安敢妄言您的家務事?”

老皇帝沒想到,玉柱會這麼說,不禁微微一楞。

等回過了神,老皇帝這才意識到,玉柱的說法,其實是幫他解了套。

實際上,天子的家事和國事,並沒有明確的界線,就看具體的需要了。

比如說,立太子,既是老皇帝的家事,又是最大的國事,怎麼分得清楚呢?

“你亦是吾子,不算外臣。”老皇帝步步緊逼,完全不給玉柱躲閃的機會。

扯淡,這不是詭辯麼?

皇帝耍流氓,神仙也無解。

玉柱只得硬著頭皮,出了個主意。

“臣兒以為,可以派人私下裡告知雍親王爺,赦了博啟。但是,不是現在,而是秋後問斬的刑場之上。”玉柱又補充說,“若是提前走漏了風聲,必斬博啟。”

老皇帝仔細的一琢磨,嗯,刑場詔赦之後,任何人都無法繼續深究下去了。

這個時代的殺人,執行的規則是,秋後菜市口問斬。

通俗的說,也就是刀下留人的戲說。

“好,很好,好極了!”老皇帝越咂摸,越覺得玉柱的提議,妙不可言。

這麼個搞法,既震懾了博啟,又賞了老四面子,還安了老十四的心,可謂是一箭三雕也!

“老四不像那種人。”老皇帝忽然含糊不清的說。

玉柱心頭猛的一凜,趕緊把腦袋,垂得更低了,死閉著嘴巴,不敢吭聲。

眾所周知,博啟根本不疼老四,老四卻這麼賣力的救博啟。

除了老四天性仁孝之後,只怕是德妃的暗中指使啊?

尼瑪,老皇帝的小老婆和親兒子,除非玉柱的腦子進水了,才敢摻和進去!

“既是你的提議,就由你去告訴老四吧。”老皇帝冷冷的一哼,“都不省心。”

這話顯然是意有所指。

玉柱明知道,老皇帝說的是他,卻故作不知。

混在宮廷之中,知之為不知,方為真知也。

位高權重如玉柱者,也須小心謹慎,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