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情況不妙(第1/2頁)
章節報錯
直覺告訴玉柱,情況不妙了。
因為,老皇帝的臉色,看上去很好,甚至還帶著一絲笑意。
老皇帝屬於喜怒不形於色的那種人,他越是生氣,臉上越會帶著笑。
不過,就算是老皇帝生氣了,玉柱也不打算幫老四說話。
在君前公然站隊,那是作死。
但是,老皇帝需要打擂臺的幫兇,玉柱肯定是逃不過去的。
“玉柱,你說說看,重修奉先殿,需要花多少銀子?”老皇帝直接點了將。
玉柱只得硬著頭皮,站了出來,小聲說:“回汗阿瑪,這個恐怕要問雷金玉吧?”
作為老皇帝身邊的大管家,玉柱基本上不管修造的事情,所以,重修奉先殿的造價問題,肯定要問雷金玉了。
老皇帝才不吃玉柱的那一套呢,他把眼一瞪,厲聲道:“朕問的是你。”
玉柱略微算了算,說:“只怕需要四到五百萬兩銀子吧?戶部三庫裡可能不夠,天津大沽口那邊,找洋人們湊一湊,倒是無妨。”
要花錢,找玉柱,老皇帝已經形成了條件反射。
“老四,你不是說國庫空虛麼?哼,可以找洋人募捐啊。”老皇帝甚為得意的端起了茶盞,飲了一口。
花錢的事兒,不找老百姓,改找洋人出力,這是玉柱的陽謀。
花了洋人的錢,貿易條件方面,自然要跟著放開一些了。
事實證明,在玉柱的掌握之下,讓洋人多做一些生意,不僅無害,反而對老皇帝的享樂,極為有利。
涉及到了銀子的問題,即使是五百個老四,也抵不過一個玉柱。
老四再怎麼實幹,他也只知道小農經濟的弊端,所謂的財政改革,也只是解決了再分配的問題。
而玉柱呢,他精通自由資本主義的全球貿易。本質上,他的搞法是,不碰既得利益集團的前提之下,大大的做了加法。
老皇帝的根本出發點,就在於,不能動搖滿洲旗人的絕對統治地位,別的都好商量。
所以,讓洋人們出血的搞法,令老皇帝大為滿意。
老皇帝解決了銀子的問題,老四也是無可奈何。沒辦法,他的手再長,也伸不到大沽口去。
不過,站在老四的立場上,只要不動國庫的存銀,也就隨便老皇帝去折騰了。
首席滿洲大學士嵩祝,瞥了眼慶泰,又瞅了瞅玉柱,隨即出來說話了。
“稟皇上,老臣以為,慶泰做事甚為勤謹認真,不如將修建奉先殿的大事,交於慶泰督造?”嵩祝的提議,甚合老皇帝的心意。
嵩祝,既不是老四的人,也不是老八的人,更不是老十四的人,他是老皇帝的人。
作為當朝首相,嵩祝姓赫舍里氏,卻是滿洲鑲白旗下。
索尼、索額圖和孝誠皇后,他們都姓赫舍里氏,隸屬於滿洲正黃旗下。
也就是說,嵩祝和死鬼索額圖,已經是出了五服的遠親罷了。
只要出了五服,不客氣的說,也就是陌生人了。
嵩祝把慶泰拉出來說事,目的其實是繫結了玉柱,讓他不敢不多給錢。
在這個吃人的時代,講究的是,父債子還。
重修奉天殿,若是因為缺錢停了工,慶泰肯定要吃掛落。
慶泰倒了黴,玉柱怎麼可能過得安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