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恨極了赫舍裡家,他可以裝傻,但是,老佟家卻不能把老皇帝當成了真傻。

佟國維雖然下了臺,手無實權了,但他依舊是老佟家的家主,活著的老祖宗,皇帝唯一健在的親舅舅。

說白了,由佟國維出面料理了玉柱的嫡母,不僅名正言順,而且也幫了玉柱的大忙。

當然了,玉柱的心裡也很清楚,佟國維從根上解決了他所面臨的孝道風險,交易的代價也肯定小不了!

然而,玉柱等了許久,始終沒見佟國維提要求。

就在玉柱多少有些納悶的時候,佟國維忽然說:“你不必多慮。老夫愛護的是整個佟家,而不是某個不孝子孫。你的伯父、叔父和堂兄弟們,能幫則幫之。實在是爛泥糊不上牆的,也不必理會。”

“不過,老夫去日無多,就讓小鐵錘和小軒玉他們兩個,多來陪陪我這個糟老頭子吧。”佟國維顯然是希望,玉柱的嫡子們親近他這個曾祖父。

嫡母之喪,重逾泰山。玉柱的一大家子,都必須回來哭喪守孝。

所以,曹春領著小鐵錘,秀雲領著小軒玉,都搬回了老佟家。

至於玉柱的妾室和通房們,唉,沒辦法,她們不能算人,連哭喪守孝的資格,都木有啊。

到了發喪之一日,從同福衚衕,一直到東直門外,送喪的隊伍,一眼望不到頭,遍地皆是白茫茫的盛景。

沿途之上,凡是和老佟家有舊的人家,都在宅邊的道旁,特意設了祭棚。

發喪的路上,最累的人,要數八十九了。

玉柱畢竟已經成年,哪怕是每座祭棚的跟前,都要磕頭還禮,他也勉強吃得消。

可憐的八十九,才幾歲而已,他哪怕體力再不濟,在這個節骨眼上,也必須跟著玉柱,逐個的跪拜了過去。

否則,八十九必會被人戳著脊樑骨,接受不孝逆子的罵名。

小赫舍里氏還活著時候,玉柱從未在她的跟前盡過孝。

不成想,她死之後,玉柱在沿途之上的磕頭次數,幾輩子都數不清楚了。

所謂孝子賢孫,便是如此。

下葬的時候,有人在人群裡大聲喊了嗓子,“太欺負人了,竟然不是佟家的祖墳落葬?”

玉柱已經聽見了,卻只當沒有聽見似。

只是,那人喊了一大嗓子之後,就被佟家的健僕們,扭了雙臂,堵了嘴,拿下了。

玉柱是幹什麼吃的?他早就料定,有人必會鬧事。

只不過,不許小赫舍里氏落葬佟家祖墳,乃是佟國維拍板的決策,玉柱壓根就沒有發言權。

若真的是玉柱主持其事,肯定會允許嫡母落葬於祖墳之中。

人都死了,也就無害了,何必招惹後患呢?

唉,沒辦法,佟國維想告訴老皇帝,徹底和廢太子的孃家決裂矣!

出殯之後,玉柱在老佟家,守足了三個月,又拖了半個月,才遞上了請安折。

原本,玉柱並不打算,這麼快就出門辦差。

只是,玉柱閉門不出的這三個多月裡,朝局出現了驚人的大變化。

首先是,在老十四的極力勸說下,老九不僅被召回了京城,還獲得了協助老十四管理兵部的差事。

其次,老三聽說西邊越來越不太平,蠢蠢欲動的想抓兵權了。

再次,老四督修的那一段黃河大堤,居然又被洪水沖垮了,這讓老四很被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