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泡在森嚴禮教之中的湯炳,為了湯家的聲譽無損,真敢下毒手弒女。

湯靈珊卻不怕這些,還想頂嘴,周夫人卻懶得和她糾纏了,直接吩咐張嬤嬤:“伺候姑娘的丫頭們,全是吃乾飯的,都關到柴房裡去,先餓三天再做處置。”

這一下子,湯靈珊立時傻了眼,不敢再犟嘴了。

順天府丞登門來道賀,湯炳自然要親自接待了。

面對恭敬有加,美詞如潮的府丞,湯炳也不禁有些熏熏然的奇妙感受。

師傅拜在徒弟的門下,實屬駭人聽聞。

然而,湯炳由此得到的好處,就太大了。

短短的八年時間而已,湯炳就由從五品的翰林院侍講,躍升為正三品的順天府尹,用青雲直上來形容湯炳的官運,尤嫌不足也。

按照慣例,順天府尹的任上,只要不出大錯,下一步就該晉升為內閣學士或是六部侍郎了。

不誇張的說,如今的湯炳,距離大清帝國的二品以上重臣,僅有半步之遙矣。

從古至今,除了皇帝之外,官場之上的規律就是,老師現在大力的提攜門生,門生將來保護退下來的恩師。

豈有門生真正重用老師之理?

其中的道理,並不複雜。

在尊師重道的當下,門生若是把老師推上了實權高位,萬一和老師的意見相左,那就異常之尷尬了。

鬥吧,那就要揹負叛師的惡名了。不鬥吧,政治抱負又無法順利的施展。

左右為難,又是何苦呢?

所以,不管誰掌權了,都會給老師加上榮耀性的虛銜,當大佛一般供著好看,絕不令其有機會干預門生的施政。

湯炳是個很有權力慾的傢伙,他不甘心一直靠邊站,索性投入了玉柱的門下。

門生和門下,僅僅一字之差,性質有如天壤之別。

自從旨意下達之後,周夫人收禮收到了手抽筋的程度,絕非妄言。

幾乎在一夜之間,湯府後院的庫房,就不夠用了。

也是,順天府尹雖然只是正三品官,卻是京裡的漢臣們,怎麼都繞不過去的一道險關。

這其實就和玉柱的步軍統領,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玉柱不點頭,哪怕是滿洲旗主家的私鹽、私鐵和私茶,都甭想走私進入京城裡。

別做夢了,不可能繞得過去!

近午時分,湯炳正在和同年們閒聊,忽聽門房來報,“稟老爺,玉宮保到賀。”

湯炳沒敢端著老師的架子,趕緊起身往外迎接。

他的同年們多少有些遲疑,彼此對望了一下,也紛紛跟了出去。

玉柱不想聲張,只是,湯府大門口的總知客,卻故意扯起喉嚨大聲宣揚。

“太子少保、南書房行走、御前大臣、正藍旗漢軍副都統、戶部左侍郎兼步軍統領,我家老爺的關門弟子,玉宮保,到!”

“玉宮保,到!”

“玉宮保,到!”

湯炳不是外人,玉柱是帶著秀雲和小軒玉一起來的。

玉柱的雙腿,剛剛落地,老五家的弘晊,便乘馬車趕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