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周荃帶來的,其實是,博啟家的大管家阿壽。

老十三一看見阿壽,就明白了,必是博啟想給河南的貪官們暗中報訊。

“怎麼截住他的?”老十三扭頭問玉柱。

玉柱笑了笑,瞥了眼周荃,周荃隨即拱手道:“回十三爺,我家東翁擔心壞了四爺的大事,特意派人守在臺兒莊,看看能不能撿條大魚。也是巧了,這個阿壽正好要去河南。”

從京師到河南,只有兩條路,一條是走大運河,到臺兒莊再轉陸路去開封;另一條是走陸路,經直隸的保定府,南下河南的開封府。

玉柱實際上,兩條路都安排了人手。到目前為止,也就截住了阿壽一個人。

老十三重重一嘆,拱手道謝:“若不是你細心,險些壞了四哥的大事。”

玉柱自然不可能受了老十三的禮,他側身避過,異常誠懇的說:“只逮到了阿壽,也不知有無漏網之魚?”

把阿壽交給了老十三後,玉柱隨意找了個藉口,便告辭離開了。

和老四打交道,玉柱格外的小心謹慎。

即使是抓了阿壽,也沒有審問過,免得知道得太多了。

老十三細審了阿壽之後,才知道,阿壽是騎馬趕到的臺兒莊。因為,離京已遠,阿壽便懈怠了,說話沒了把門的,叫玉柱的人,捉了個正著。

當晚,老十三就走了。

臨走的時候,老十三目光深邃的望著玉柱,長揖到地,只說了幾個字。

“我自己的事,就不說謝了。這一禮,是替四哥謝你的。”

送走了老十三後,周荃輕搖摺扇,意味深長的說:“東翁,十三爺和四爺,穿一條褲子都嫌肥。您既對他有大恩,何不一幫到底呢?”

玉柱微微搖了搖頭,說:“四爺生性多疑,我若是熱心過了頭,反而會惹其生疑。”

和老四打交道的時間一長,老四這個人,玉柱算是看懂了八成。

老四這個人呢,其實也是個性情中人。

他感謝你的東西,你收了,他當時很高興,認為沒有虧待了你。

但是,請注意,老四給你的好處,往往容易做過頭。

這個做過頭,玉柱以前不太理解,最近一年來,算是慢慢的看懂了。

老四其實比康熙還要好面子。

你幫了他的大忙,他真的感激你。潛臺詞就是,我老四絕對不會虧待幫了大忙的自己人!

但是,他的感激過頭,就意味著,他自己認為,已經還清了你的人情。

此誠不可不察也!

說白了,也就是極其霸道的思想做怪。他可以過頭,你不能忘乎所以的也跟著做過了頭。

他惦記著你的時候,可以盡情的寵著你,啥好東西都捨得給你。但是,你不能恃寵而驕,自己盲目的搞過了頭。

從康熙四十五年開始,到如今的康熙五十三年,始終困擾著玉柱的一個難題,終於徹底解開了。

把老四的個性看懂了,對於玉柱將來的佈局落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老八,只知道拉攏滿洲軍功勳貴集團,卻不知道九門提督和豐臺都統的厲害。

此人目光之短淺,實在是令人髮指,不足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