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時代,才需要修城牆。

近代戰爭中,再厚實的城牆,也經不起12磅重炮的持續猛轟。

只是,玉柱擺出的防守陣勢,不僅大策凌敦多布沒看懂,老十四和年羹堯也都沒有看懂。

這葫蘆裡,賣的究竟是什麼藥呢?

很快,謎底就揭曉了。

玉柱命令新軍為前鋒,在火器營的配合下,對那曲山口展開了仰攻。

按照大策凌敦多布的設想,他掌握的火炮雖然少了一大半,但是,居高臨下的對射,總應該佔便宜吧?

然而,玉柱卻不按照套路出牌,他居然把火炮當成了迫擊炮來使用。

別的小口徑火炮,倒也罷了,那十門12磅的重炮,擺成了炮口斜指朝山的架式,這就麻煩大了。

原本,清軍只能挨轟,卻無還手之力。

現在,變成了對射,大策凌敦多布不禁皺緊了眉頭,真的有麻煩了。

準噶爾人沿著山口往上,一路設定了十幾處路障,目的就是增加清軍往上衝的難度。

玉柱的解決方法,也很簡單,命令新軍戰士們,不停氣的舉槍射擊,打得準噶爾人不敢露頭。

然後,再把子母炮拖上山,對著準軍的營壘,就是一通猛轟,這便是“大炮上刺刀”的戰術了。

這個節骨眼上,子母炮的輕便和射速快的優勢,便被髮揮得淋漓盡致了。

尤其是,玉柱發明了迫擊炮的用法之後,幾百門子母炮瞬間發揮了巨大的威力。

想象一下,百餘門子母炮,被拖上了山,從各個角度開炮的場景,是多麼的壯觀?

大策凌敦多布,也組織過好幾次大規模的下山衝鋒。

只是,他的運氣很不好,玉柱把新軍戰士們擺在了最前邊,就怕準噶爾人不衝呢。

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之後,大策凌敦多布明顯察覺到,形勢大大的不妙了!

一連十幾天,清軍每天只攻下一座準噶爾人的營壘,當即就轉入了防守的態勢。

玉柱手下的新軍,共有五個標,他採取輪戰的策略,免得把大家都拖疲了。

可是,清軍攻山,山上的準噶爾人誰敢休息?

時間一長,大策凌敦多布,就覺得吃不消了。

因為,各個營壘裡分散的火炮,幾乎都丟光了。

守山的一方火炮不足,對付別人尚可,碰見了玉柱,那就只能是被動挨打了!

就在大策凌敦多布,進退兩難之時,老十四在嶽鍾琪的配合下,翻山越嶺,帶著三千精銳綠營兵,突然出現在了準軍的背後,掐斷了準軍的糧道。

這一下子,等於是給了大策凌敦多布致命的一擊,準噶爾人的軍心大亂。

玉柱趁勢指揮新軍戰士們,發起了總攻。

前後夾擊之下,準噶爾人大敗而逃。

就在這個時候,玉柱把兩千騎兵調撥給了老十四,讓他和嶽鍾琪帶兵去追擊準噶爾人。

一般的將領,這個時候,就該全軍出擊,追擊敵軍了。

但是,玉柱不是一般人,他是具有朝堂大視野的撫遠大將軍。

老皇帝安排玉柱來當這個撫遠大將軍,最主要的問題是,老十四還不成熟。

現在,玉柱若是打進了喇薩,那真的就是功高莫賞了!

這就不是軍事的範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