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堅壁清野(第2/3頁)
章節報錯
大軍啟程北上後,玉柱還是按照老辦法,沿途經過的各個部落,都用茶、鹽等物,招募蒙古的勇士們。
上次,玉柱拿下胡圖斯山口的時候,沿途各部的蒙古人,已經嚐到了大甜頭。
這一次,聽說玉柱又要去進攻準噶爾人。好傢伙,報名參加搶劫的蒙古人,多的擠破了頭。
玉柱承擔的是牽制的任務,所以,一路之上,他壓根就不急,走走停停,停停走走。
等和烏里雅蘇臺總管策稜匯合的時候,玉柱的身邊,已經跟隨了八千多人的蒙古散騎兵。
大軍進入胡圖斯要塞之後,軍需官們徹底的清點了糧食庫存,結果令玉柱十分滿意。
從西安帶出來的糧食,沿途之上,僅僅消耗了二十分之一。
反而是,牛和羊,多了十幾萬頭。
這主要是,行軍的途中,總可以換到牛和羊。
這麼一來,大軍的伙食,油水足透了,糧食自然就消耗得很少了。
說白了,玉柱做的事情,和大盛魁沒啥兩樣。
只是,玉柱屬於是武裝押運的範疇罷了。
大盛魁販賣到大草原上的大宗商品,主要也就是茶磚、鹽巴、棉布和絲綢了。
在胡圖斯山口休整了三日後,在策稜羨慕的眼神之中,玉柱帶著幾萬兵馬,浩浩蕩蕩的出了天山,殺進了準噶爾盆地。
只是,清軍殺進了天山以南的腹地之後,沿途竟然沒有看見一個準噶爾人。
玉柱的腦海裡,不由自主的冒出了一連串的字眼:堅壁清野、誘敵深入、切斷糧道!
準噶爾人,屬於是衛拉特蒙古的一支。他們的生活習性,依舊是逐水草而居,根本就不築城。
不築城,清軍就沒有重點進攻的方向,非常適合誘敵深入,再切斷糧道的戰法。
但是,玉柱是誰?
玉柱不是一般人吶,他比大清的所有人都清楚,準噶爾汗國的精華地區,就是兩大塊,其一是準噶爾盆地裡的綠洲,其二是塔里木盆地的綠洲地帶。
所以,玉柱帶兵走到了輪臺縣的古城遺址之後,就不動地方了。
唐朝時就有的輪臺縣,也就是後來的迪化城,如今的烏魯木齊。
和準噶爾人想象中的不一樣,玉柱的隊伍裡,帶著大量的牛和羊。
佔據了綠洲之後,跟著玉柱一起來的蒙古人,索性就在肥沃的大草原之上,放起了牛羊。
什麼叫作師夷長技以制夷?
就是玉柱的這種搞法。
到了大草原上,不多吃肉,光吃糧食,後勤怎麼可能撐得下去呢?
紮下大帳後,玉柱成天悠閒的四處閒逛,顯得無所事事。
反正吧,佔據了最大的這塊綠洲後,他就不走了。
準噶爾人那邊的老百姓,可氣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