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玉柱僅僅是面子上稍微有點難看而已。畢竟,他還是領班御前大臣。

每天凌晨,玉柱不僅要幫老皇帝的右手做康復活動,還要陪著老皇帝一起用早膳。

不客氣的說,除了宮裡的大太監之外,所有的重臣之中,有一個算一個,都沒這份特殊的待遇。

這意味著啥?

柱爺的盛寵依舊!

順天府乃是天下第一大府。

在玉柱的手下,設府丞一人、治中一人、同知四人、通判六人、儒學教授、訓導等官。

在順天府的轄下,共有宛平、大興兩個京縣,以及另外十七個州縣,共十九個縣級衙門。

其中,宛平和大興兩個京縣,完全歸玉柱管轄。就算是直隸總督,也不允許插手京城內的事務。

其餘的十七個州縣,分為東西南北四個廳,由四名五品的同知,分管捕盜事宜。

這四名同知和十七個州縣,屬於是順天府尹和直隸總督雙重領導的體制,以順天府尹管轄為主。

正因為順天府實在是太過重要和敏感了,手握兵權的玉柱,實際上,是被迫接任的。

站在玉柱的根本利益之上,他是真心不想接任順天府尹。

試想一下,成天被老皇帝盯著後脊樑骨,那會是個啥感受呢?

問題是,老皇帝硬要推著玉柱成為京城實權第一人,玉柱的細胳膊拗不過粗大腿啊!

“嗯,用罷了早膳,御門聽政也不用你伺候著了,明白吧?”老皇帝不耐煩了,狠狠的將了玉柱一軍,逼他今天就去正式上任。

“嗻。”玉柱完全沒招了,只得硬著頭皮答應了。

但是,玉柱的拖長音,被老皇帝品出了其中大大的不樂意。

“去吧,你還很年輕,多替朝廷出力,才是正道理。”康熙明知道玉柱不情願,卻依舊逼著他去上任。

用罷了早膳,老皇帝坐上肩輿,去御門聽政了

沒辦法,玉柱只得出宮上了官轎,大搖大擺的去了順天府衙。

因為事發突然,順天府丞汪禾接到吳江的通知之後,不由一陣腦仁疼。

頂頭上司來上任,京郊的同知、州縣官,肯定來不及到衙迎接了,這可怎麼辦呢?

事到臨頭,汪禾只得率領在京的官員們,一起站到府衙門前,恭迎玉柱的到任。

等玉柱到了後,汪禾趕緊湊上前來,長揖到地,畢恭畢敬的說:“卑職汪禾,字滿倉,忝為本府府丞,拜見玉宮保。”

玉柱增加了實權,但是,也丟掉了部堂的位置。

若是部下們繼續稱呼他為爵部大人、部院大人,就不合適了。

這個時候,玉柱腦袋上的太子少保頭銜,就起了大作用。

在大清的官場之上,稱呼問題絕非兒戲,一旦叫錯了,就擎等著倒血黴吧。

如今,玉柱身上的兼職和官爵,至少有幾十個字了。

太子少保、輔國公、南書房行走、領班御前大臣、正藍旗漢軍副都統、宗人府右宗人、內務府總管大臣、步軍統領、熱河行宮大總管兼順天府尹。

之所以太子少保排在最前頭,那是因為,目前還活在世上的太子少保,總共也不超過五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