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少冢宰(第1/3頁)
章節報錯
“內閣奉上諭,著玉柱遷為吏部左侍郎,欽此!”
此前,玉柱由戶部左侍郎轉任兵部左侍郎,現在又成了吏部左侍郎。
吏部左侍郎,六部諸侍郎之首也。
吏部,管著官帽子的天下第一部,玉柱自然是不陌生的。
總之一句話,吏部左侍郎,尤其是滿員的左侍郎,頗有實權,影響力極大!
官職輪轉過了三個部,這也就意味著,玉柱已經撈足了,由侍郎晉升為尚書所需要的資歷。
按照晉升的邏輯,玉柱接下來,最有可能被提拔為禮部尚書。
照康熙朝的規矩,禮部的滿、漢兩位尚書,例兼翰林院的滿、漢掌院學士。
翰林院乃是國家儲才之地,裡頭坐滿了飽學之士,滿人出任的掌院學士,大多也就是掛名罷了。
但是,玉柱就不同了,他是滿人裡唯一的合榜狀元郎。他若是擔任了翰林院的掌院學士,必有實權。
玉柱的阿瑪慶泰,就曾擔任過吏部左侍郎。
現任吏部滿尚書,是由禮部尚書轉任的富察·富寧安。
富寧安,已故武英殿大學士阿蘭泰之子。
清初時期,滿洲八大姓之一的富察氏,指的就是,滿洲鑲藍旗下的富寧安家族,即賽因訥殷富察氏。
馬齊他們這一支的沙濟富察氏,到了乾隆朝,靠著孝賢皇后的提攜,才全面崛起於朝堂之上。
百度百科的人物關係裡,居然把富寧安的父親,寫成了米思翰。
此大謬也!
玉柱進宮謝了恩後,就派吳江去富寧安的府上,遞上了打算過去拜會的名帖。
在官場上,若是下級上任前,不去主動拜會上級,反而是不懂規矩的官場另類了。
不料,富寧安的大管家卻說,老爺最近比較忙,沒空見玉柱,就把吳江給打發了。
周荃得知後,不由微微一笑,說:“東翁,門下早就聽說過,富寧安自視甚高,瞧不上嘴上無毛之輩。”
這話就很刻薄了。
玉柱心裡有數,周荃的父親在世的時候,和富寧安有過節,自然不可能說富尚書的好話了。
“我已經盡到了下級的禮儀,他見或不見我,對我有何影響?”玉柱的心胸一向寬廣,知之為不知,方為真知也。
說白了,玉柱還是太年輕了,讓富寧安看不順眼了。
就算是老皇帝,也不可能獲得所有滿洲旗人的支援,更何況是玉柱呢?
不遭人忌恨的,幾乎都是庸才!
庸才們的特點,也異常之鮮明。他們從來不怪自己沒本事,從來不反省自己的從不主動貼近上司,而只會怨恨上司不給機會。
既想被提拔重用,又不樂意為五斗米而折腰,那就只能躺平了,等著挨社會的狠錘吧。
聖駕回京之後,玉柱還是老規矩,先進宮陪著老皇帝拉伸右手的筋骨,在一起用早膳。
等老皇帝起駕去參加御門聽政之後,玉柱再去吏部報到,並正式上任。
吏部衙門,就在東長安門的南邊,北邊是宗人府,靠南是戶部。
正好,玉柱兼著宗人府的右宗人之職。他要去宗人府那邊辦公,出吏部大門左拐,只走幾步路,就可以到地兒了。
玉柱的官轎,剛落在吏部衙門口,就見守門的差役們全都矮下身子,扎千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