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

開什麼玩笑?

玉柱輕咳一聲,拱手道:“諸位中堂在座,下官不敢妄言也!”

李光地和玉柱之間,以前做的都是交易,而不是座師對門生的恩賜。

交易,懂麼?有來有往的那種。

所謂的恩師和門生,不過是個幌子罷了,背地裡則是赤果果的利益往來。

玉柱又不欠李光地的人情,憑什麼他要衝鋒陷陣在前呢?

難道說,好處很多麼?

再說了,玉柱就算是拿到了倉場侍郎的好處,反而會引起康麻子的警覺。

好傢伙,倉場侍郎都隨便拿,你想幹嘛?

玉柱的根本立場,只要兵權,且拖到合適的時機,再一鳴驚人,戰略上就是這麼簡單。

戰略目標,越清晰,越簡單,越容易執行到底。

就怕想要的太多了,反而走火入魔了。

玉柱虛晃了一槍,沒當李光地的槍使,在場的大學士們,不約而同的鬆了口氣。

原來,玉柱和李光地的關係比較疏遠,果然為真啊!

玉柱見中堂們都冷眼看著他,不由暗暗好笑。

他的崛起又不是靠著李光地的提拔,有必要充當李光地的馬前卒麼?

在南書房裡,玉柱和李光地聯起手了,老皇帝還睡得著覺麼?

李光地見玉柱沒上道,不僅沒有生氣,反而甚為高興。

若是玉柱真的出了頭,李光地恐怕再也不會和他平等合作了。

因為,玉柱的情商令人捉急,不配平等二字。

玉柱安靜的坐在門邊,默默的傾聽中堂們的發言。

平臺越高,越容易看清楚事情的本質,玉柱就是如此。

南書房裡,坐的中堂們,乃是這個時代最頂尖的人精。

玉柱和他們為伍,聽他們說話,看他們辦事,處處皆學問也。

自從吳琠退下來,並去世之後,大學士張玉書一直和李光地暗中掰手腕。

只是,都這麼多年了,張玉書一直被李光地壓制著,始終出不了頭。

玉柱冷眼旁觀之下,他發覺,張玉書主要是太心急了。

俗話說的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在老皇帝的跟前,露出了急切的樣子,就等於是露出了破綻。

散會之後,爭論一直沒有結果。

玉柱陪老皇帝下棋的時候,老皇帝就問他:“你覺得誰來當倉場侍郎,比較合適?”

“回汗阿瑪,臣兒從未想過這個問題。”玉柱死活不肯接招。

老皇帝笑了,嘆息道:“朕賞了你送人情的機會,你都不知道去抓,他們呀,卻鬧得不可開交。”

玉柱心裡明白是個啥意思,卻始終閉緊嘴巴,裝著湖塗。

在其位,謀其政,才能名正言順,不犯忌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