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他不想處處拔尖,而故意藏了拙。

納蘭明珠的兒子,納蘭容若,那可是旗人裡邊難得的文武全才。

結果,納蘭容若在老皇帝的折騰下,鬱鬱寡歡的早逝了。

巧合的是,在老皇帝的身邊,張廷玉也是個沒有捷才的傢伙。他以辦實事出名,而不圖詩詞頌聖的虛名。

老皇帝有些掃興,擺了擺手,把玉柱攆走了。

玉柱回到衡樞精舍裡,迎面就見張廷玉正在奮筆疾書。

桐城張家,自從張衡臣被乾隆帝折騰得幾年不敢說半句話後,從此一蹶不振。

佟佳氏,自從隆科多和鄂倫岱,分別被雍正整死之後,也被打入混吃等死的行列。

這個世界上的事情啊,大致脈理相通也。

既然老皇帝發了話,凡是和戶部相關的摺子,先由張廷玉預作處置,再交給玉柱審閱。

玉柱心裡門兒清,這其實是老皇帝倦政的偷懶表現。

各地要銀子的摺子最多。

涉及到銀子的事兒,又最容易扯皮吵架。

老皇帝畢竟年紀大了,精力不濟,哪能每個摺子都仔細的研究清楚呢?

這就需要玉柱的支援了。

玉柱在南書房裡,只實心辦差,從不多話,更不攬權,這就頗能贏得老皇帝的好感。

人在中樞之中,按照有律依律,無律循例的原則,查檔桉才是順利辦差的基本功。

現在,玉柱的手下,有了十八個筆帖式的協助,很多以前被胥吏們掌握的獨門訣竅,不攻自破。

按照玉柱所畫的表格,有總帳,詳細的分帳,有經辦人的姓名,有詳細的備註。

甚至,就連檔桉存放的木架位置,都做了說明。

這麼一來,調檔桉的時候,順著查下去,一目瞭然。

玉柱這麼個搞法,既迎合了老皇帝想偷懶的想法,又方便了他自己辦差,可謂是一舉兩得也。

當然了,在老皇帝的眼裡,玉柱肯定花心思在差事上,顯然是為了更方便的偷懶。

這幾天,每天都在下雨,老皇帝已經接見了好幾批各地來陛見的官員。

玉柱中途離開了南書房,例行性的巡視了煙雨樓一圈。

只是,玉柱剛坐回到御前大臣的值房裡,塞勒就找了過來。

“柱爺,山下的鎮子上,新來了一個戲班子,等你閒下來,過去瞅瞅?”塞勒既是玉柱的堂姐夫,又是新晉的一等侍衛,他在玉柱的跟前,倒也有幾分薄面,說話也就有些隨意了。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怕吵鬧,不愛聽戲?”玉柱瞥了眼塞勒,放下手裡的茶盞,“說吧,有何事?”

塞勒訕笑著說:“都怨我,前幾日喝多了黃湯,吹了牛,說是這次的晉升二等侍衛,可以找你幫著疏通一下。”

玉柱淺淺的一笑,心說,塞勒還真的是喝多了。

在老皇帝的身邊,提拔誰,不提拔誰,一切以皇帝意志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