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爺子,好多了吧?”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老皇帝的右手五個指頭,全都可以緩緩彎曲了,玉柱也覺得恢復的不錯。

老皇帝顯然看到了希望,點頭笑道:“確實好多了,幸好有你啊。”

玉柱才不會居功呢,他反手抹了額上的汗珠子,笑道:“您是真龍天子,自有上天的保佑。”

康熙就是愛聽這個話,他抬起左手,拈鬚一笑,說:“要何賞賜,儘管說。”

玉柱一邊緩緩的加勁,一邊笑道:“等康熙一百年大慶之時,您再賞個貝子吧?”

康熙龍心大悅,哈哈笑道:“借你吉言,到康熙八十年之時,我就賞你個世襲罔替的親王。”

玉柱湊著趣兒說:“親王禮絕百僚,太金貴了。您若是能賞個世襲罔替的貝子,我也就知足了。”

“哈哈,必如你所願。”對於玉柱的知道分寸,康熙很滿意。

在大清,貝子雖然也算是宗室王爵,實際上,其待遇和鎮國公並無太大差別。

真正的王爵,除了親王,便是郡王,連貝勒都有點名不副實的雞肋味道。

用早膳的時候,康熙心裡高興,也不折騰鵪鶉蛋了,夾起一筷子白切雞,擱進嘴裡細嚼慢嚥。

玉柱天天陪著老皇帝用早膳,他心裡明白,隨著年紀的漸老,老皇帝的飲食口味,已經由重油大鹽,轉向了清淡為主。

若是以前,老皇帝根本不可能去碰,味道偏淡的白切雞。

玉柱是真餓了,他吃了不少的食物。

在玉柱的帶動下,老皇帝喝了一碗鴨血粉絲湯,又吃了兩個玉米餑餑。

撤了膳後,老皇帝領著玉柱去御門聽政。

必須承認,老皇帝十分勤政。只要他在宮裡,不下雨的時候,每日雷打不動的要參加御門聽政。

當然了,老皇帝更喜歡住到暢春園裡去。

在暢春園裡,老皇帝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勿須擔心早朝的事兒。

大清的歷代皇帝,除了雍正之外,都喜歡住到園子裡去。

主要是,皇帝們害怕康熙定的祖制:帝在宮中,就必須御門聽政。

說來也甚為有趣,參加御門聽政的重臣,基本上就那些人了。

玉柱每天都可以看見他們,他們也可以每天看見玉柱。

只要站在老皇帝的身邊,玉柱就秉承一個原則,不問不答。

御門聽政,屬於是皇帝垂詢大臣的決策會議,行使的其實是皇權加相權,異常之敏感。

偏偏,玉柱越是謹守本分,康熙越喜歡問他,幾乎每天都要讓他發個言,露個臉。

時間一長,重臣們又不是傻子,便知道了一個可怕的真相:在賺錢和用兵的兩個領域裡,玉柱對老皇帝的決策,擁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說實話,玉柱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伺候在老皇帝的身邊,不能不冒頭,又不能處處都冒頭,那就只有選擇性成為賺錢和用兵領域的權威專家了。

時間一長,包括老皇帝在內,大家論及財政收支問題的時候,沒人敢忽略掉玉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