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老十四若真的和老八鬧翻了,必成咱們的勁敵。”孫承運心裡明白得很,玉柱和老十四已經結了死仇,再也不可能化解。

若是老十四最終登上了皇位,不僅玉柱要死全家,孫承運的一大家子肯定也跑不掉的。

孫家和玉家,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絕對是一條藤上的葫蘆。

但是,玉柱想幹的大事,卻不可能現在就告訴孫承運。

臣不密,則失身,諸多歷史教訓,異常之深刻也。

“弟弟,老十四轉了性子,有人該著急了呀。”孫承運笑得很詭異,若有所指。

玉柱端起茶盞,小飲了口茶湯,嗯,老四確實有大麻煩了。

老十四不僅比老四年輕了十歲,而且,老四的親媽和母族,一邊倒的支援老十四。

這其中,老四的母族加一塊兒,也不及玉柱的一隻腳,倒也沒啥。

可是,老四的親媽德妃,卻是康熙身邊不可或缺的老來伴。

德妃的枕邊風,對老四的殺傷力,實在是太大了!

德妃一人,可敵五萬兵!

老四有麻煩了,這就意味著,玉柱也有麻煩了。

不過,很多時候,一動不如一靜。

最怕的是,忙中出錯,亂中出錯。

“弟弟,我還聽說,你這次在江南下了狠手之後,皇上非常滿意,曾經誇你南天一柱。”孫承運有身份有地位,他參與的圈子全是頂流的社交圈子。

孫承運打探回來的訊息,正好可以補充玉柱的不足。

玉柱以孤臣自居,自然不方便和群臣們來往過密,孫承運的存在恰好補足了這個缺陷。

甘蔗沒有兩頭甜!

如今的玉柱,在漢臣裡邊的名聲,已經徹底的臭了大街。

但是,玉柱的名聲越臭,康熙就越信任他。

這不,玉柱的新軍,已經擴編至六千人了。

這六千新軍,繼續訓練個七、八年,肯定個個都成了經驗豐富的軍官。

再有大沽口的火炮支援,玉柱已經有八成的機會,可以擊敗京城附近的八旗和綠營兵。

擊敗和控制,並不是一回事兒!

說白了,玉柱掌握的六千新軍,人數還是太少了,不足以控制整個京城至大沽口一線。

大沽口到京城的通道,若是被切斷了,玉柱的火藥、子彈和炮彈補給,就是打一發少一發,沒有任何補充了。

玉柱若想徹底的控制住步軍衙門,必須等老皇帝駕鶴西歸後,打著擁立新君的名義,才有可能得逞。

那個時候,三萬多八旗步軍的強大助力,加上六千新軍的基本盤,確保了玉柱想擁立誰,就擁立誰。

漢臣們掌握著士林的輿論,可以讓玉柱的名聲,瞬間臭不可聞。

但是,玉柱壓根就不在乎這種輿論。

歷史上的老四,做的都是得罪讀書人的事情,名聲之臭令人髮指。

但是,老四活著的時候,皇位越來越穩,幾乎到了隨心所欲的程度。

可見,若是沒有權力的加持,所謂計程車林輿論有個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