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刀未曾落下之時,玉柱確實手心出了汗。

但是,手刀劃過之後,玉柱反而暗暗鬆了口氣。

這就好像是,讀初中或高中的你,偷偷去水流湍急的長江裡游泳,被家長髮現了。

唉,你等待挨錘的短暫時光裡,那真的是異常之難熬啊!

等竹筍炒肉吃飽了,反而渾身輕鬆。

嗯,此時的玉柱,就是這麼個感覺。

“臣兒太過惜身了,有負汗阿瑪的信任。”玉柱能說啥,只能伏地請罪了。

“下次還敢不敢?”康熙看了看已經可以小幅度活動的右手,又瞄了瞄玉柱的脖頸,冷冷的問他。

“汗阿瑪,臣兒恐怕還是不敢挺身而出了。”玉柱死不改悔的只說真心話。

“為何?”康熙用左手揉著右手,漫不經心的又問玉柱。

“掌握兵權的外戚,安敢捲入皇族的家務事?”玉柱忽然挺直了腰桿子,“您就算是再砍臣兒十刀八刀,臣兒還是不敢摻合天家之事。除非,老爺子您清楚的指明瞭方略。”

康熙氣樂了,罵道:“好小子,小混蛋,你竟敢頂嘴了?”罵歸罵,卻無怒意。

這時,康熙的視線,盯在兩份黃澄澄的旨意上,久久不肯收回目光。

王朝慶知道那是萬歲爺的親筆旨意。

自從萬歲爺的右手不能提筆,不能拿筷子之後,只用左手親筆寫過這兩份旨意,字還不少。

具體寫的啥,包括王朝慶、魏珠和張鴻緒等身邊的心腹太監們,誰都沒有見過。

康熙忽然抬起左手,輕輕的搖了搖。

王朝慶和趙昌等人,趕緊哈著腰,屏住呼吸,輕手輕腳的出去了。

“捱了刀,還敢頂嘴,很好,朕心甚慰。將來,若有不測之事,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以及朕的身邊,各有一份絕對相同且為朕親筆的旨意,這就是朕給你指明的方略。”康熙忽然長長的嘆了一口,“也是朕賜給母族的百年富貴之基。”

“臣兒全聽汗阿瑪的吩咐。”玉柱這話出口之後,渾身輕鬆。

老皇帝的右手不能動了,這其實已經預示了,很多迫在眉睫的問題,必須作出抉擇了。

其中,最令老皇帝揪心的,肯定是儲君的人選。

玉柱寧可挨刀,也不摻合皇族的內鬥,這正是向老皇帝表明了死忠之心。

換句話說,只要老皇帝沒有明確的指示,玉柱肯定是誰都不幫。

現在,老皇帝已經講得很清楚了,下一任儲君的產生方式。

但是,老皇帝故意不說,遺詔上,寫的究竟是哪位皇子的名字。

和老皇帝的故弄玄虛不同,玉柱心裡門兒清。

現在寫的所謂遺詔,都是暫時性的決定。

恐怕連老皇帝自己也沒有料到,他竟然可以活到康熙六十一年吧?

老皇帝掌握大政已經幾十年了,他的心裡很清楚,玉柱掌握的兵權,意味著什麼?

玉柱若是不穩,必定地動山搖!

然而,玉柱的立場異常之堅定,他只聽康熙的吩咐,絕不瞎摻合皇族之事。

於是,老皇帝明確告訴玉柱,遺詔有兩份,且都是皇帝的親筆。

這就說明,玉柱才是康熙最信賴的託孤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