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柱帶著兩個小太監秦定和嚴林,正要出西華門,卻被張鴻緒追上來,叫回了乾清宮。

進殿之後,玉柱才發現,除了宗人府的宗令、左右宗正之外,老十二也在。

吃席阿哥的露面,令玉柱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

康熙很生氣,冷著臉,一言不發。

玉柱自然不可能張嘴去問,汗阿瑪,出了何事?

現任宗人府的宗令,是和碩莊親王博果鐸。

博果鐸只有三個女兒,膝下一直無子,他平日裡也甚少管事,一心只想生兒子。

左宗正,信郡王德昭,他是豫親王多鐸的曾孫。他能夠襲封信郡王,純粹是撿了漏。

德昭的叔祖父,老信郡王董額,曾經狠狠的得罪過康熙。

董額死後,老皇帝藉機報復,故意越過了董額的兒子們,把王爵又交回了鄂扎一系,由其第五子德昭襲了信郡王。

據德昭所言,還真出了大事兒。

和碩裕親王保泰的長子廣善,與奉恩鎮國公滿都護的第三子佔珠寶,因為喝多了,發生口角,而大打出手。

結果,廣善被打破了腦袋,佔珠寶卻莫名其妙的死了。

玉柱一聽就知道,麻煩真的很大。

裕親王福全,是康熙最信任的哥哥。他的孫子被打破了頭,必須要有個說法的。

問題是,佔珠寶的爺爺,就是康熙的另一個弟弟,和碩恭親王常寧。

說白了,就是老皇帝的兩個侄孫互毆,鬧出來的血案。

玉柱聽了一陣子,案情其實並不複雜,現場的目擊證人也有很多。

德昭含糊不清的說是廣善和佔珠寶,發生了口角。

實際上,在場的人,有一個算一個,誰還不知道其中的內幕啊?

根子還是出在了老皇帝的偏心上了。

裕親王福全,裝出一副老實的模樣,深得康熙的信任和重用。

恭親王常寧,既不會裝孫子,說話也異常尖酸刻薄,很不討喜。

只是,福全和常寧都活著的時候,康熙雖然有所區別對待,大體上還顧及到了常寧的面子。

問題出在,福全和常寧去世之後,他們子孫們的待遇,太過於懸殊了。

福全死後,他兒子保泰,襲的是依舊是和碩裕親王。

然並卵,常寧死後,他兒子海善,僅僅襲了個多羅貝勒。

就算是降等襲爵,海善至少也是個郡王吧?

貝勒海善就是死鬼佔珠寶的三叔父。

照道理說,若是海善襲了和碩恭親王的話,佔珠寶的阿瑪滿都護最差也可以封個貝勒了。

玉柱仔細一想,老皇帝把老十二叫了來,只怕是要替佔珠寶辦個異常隆重的喪事了吧?

不管怎麼說,畢竟是死者為大嘛。

可是,據德昭所言,佔珠寶的阿瑪滿都護,不僅到處找人訴苦,並公開揚言一定要殺人者償命。

無論死者還是傷者,都是皇族。只是,常寧這邊死了人,福全那邊破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