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太醫,除了針灸之外,普遍對於中風或是偏癱,並無特別好的康復手段。

皇帝這個階層,普遍喜歡大魚大肉,和暴飲暴食。

因血管斑塊破裂,導致暴斃的皇帝,其實很常見。

出於對玉柱的信任,以及迫切想恢復右手功能的老皇帝,索性撤了膳,由著玉柱從上到下的替他拿捏右臂和右手。

“汗阿瑪,用力握,對,用力握。”玉柱命王朝慶拿來了一根擀麵杖,讓老皇帝使出渾身力氣的去握。

老皇帝真的很想握緊,但是,額頭上已經見汗珠了,微微發顫的右手,依舊無法使上勁兒。

等老皇帝累了後,玉柱就蹲到他的身旁,開始幫他活動完全不得勁的右手。

從大拇指開始,一直活動到小手指,再從小手指,又活動到了大拇指。

揉動了一遍又一遍,玉柱的神情異常專注,以至於,額上已經見汗了,仍不自知。

老皇帝慈愛的望著賣力幹活的玉柱,也沒說啥,徑直接過了大帕子,親手替玉柱擦拭乾淨了額上的汗珠子。

御門聽政的時辰快到了,玉柱停下了手裡的動作,細緻的吩咐劉進忠:“找十幾個信得過的乾兒子或是幹孫子來,不管汗阿瑪在幹嘛,都必須一直學我這個樣子,反覆的揉動右手,明白吧?”

“嗻。”這的確是為了老皇帝好,劉進忠也沒等老皇帝發話,便扎千應下了。

現代心腦血管康復學,是一門很正經的科學。

只要持之以恆的活動右手,哪怕不能夾菜,只要能夠提筆了,康熙對玉柱的信任度,肯定會上升到一個嶄新的高度。

每個人的恢復條件都不同。

普通人家的長輩中了風,怎麼可能有人一直幫著康復活動呢?

康熙是天下至尊,宮裡有好幾千名太監,足夠他使喚的了。

登上肩輿後,康熙招手把玉柱叫到身旁,不容置疑的吩咐道:“以後,肩輿的右邊,就是你的位置了。”

“嗻。”玉柱趕緊跪下謝了恩。

“起駕!”伴隨著趙昌的一聲吆喝,壯力太監們抬起了肩輿,朝著乾清門前走去。

實際上,從乾清宮到乾清門,也就是很短的一段路而已。

但是,天子的威儀,必須確保。

玉柱已經不是南書房大臣了,皇帝不問他,無資格主動插嘴國家大事。

所以,他只是默默的站在老皇帝的身側,仔細的傾聽著重臣們的發言。

功夫都在詩外。

別看只能聽,不能說話。若是老皇帝突然問起,總不能尷尬的說,不好意思走神了,沒聽清楚吧?

小農經濟時代的朝廷大事,大多和銀子有關。

歸根到底,就是三件大事:每年收上多少賦稅,又要固定花掉多少銀子,戶部存銀幾何?

自從玉柱掌管了崇文門之後,康熙基本上不缺錢花了。

只是,若是想再修宮室,那就需要大沽口那邊徵收的關稅來補貼了。

大沽口的關稅,每月都在增加。

康熙不太明白其中的道道,玉柱卻是心裡有數的。

大沽口碼頭,是整個北方,距離京城最近的唯一的國際貿易港口。

京城,在當時,肯定是全國最具有消費力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