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柱雖然不是御前大臣了,但是,他依舊是南書房大臣,可以名正言順的陪在老皇帝的身旁。

說句心裡話,不當御前大臣之後,玉柱覺得一身輕鬆。

至今為止,御前大臣僅僅是差使,而不是官職。

但是,御前大臣的責任太重了,不容稍有懈怠。

上次,行宮裡走水,燒了龍巢之後,康熙盛怒之下,除了玉柱之外,把所有的御前大臣,都給換了一遍。

只是,換了人之後,康熙又後悔了。

因為,這些人都是新來的,並不熟悉康熙的起居習慣。

於是,玉柱每天都以陪下棋的名義,被老皇帝叫到了青陽書屋的偏殿裡辦公,以便新任的御前大臣們,隨時來諮詢他。

這一日,註定有大事要發生。

御前傳事大太監張鴻緒,親自捧著一大疊的奏摺,送到了玉柱的案頭。

為了保密,凡是從御前送出來的奏摺,都被擱到了黃澄澄的錦匣之中,並上了鎖。

鑰匙就在玉柱的值房這邊,誰來當值,就歸誰掌管。

這是一般性的奏摺。

若是密摺,那就不同了。

密摺,也是兩把鑰匙,一把在康熙的手上,一把在外臣的手上。

送密摺的匣子,加了封條之後,只要中途被開啟過,必定會留下痕跡。

今天,康熙叫了“第一起”之後,連續見了十幾位官員。

這年頭的皇帝,別看大權在握,其實異常之辛苦。

除了很無聊的請安折之外,康熙每天至少要親自批閱一百八十份摺子。

這一百多份摺子,是最少的情況。一般而言,200300份摺子,才是常態。

康熙為了偷懶,便把請安折,一股腦的都扔到了玉柱的案頭。

請安折裡邊,說的不全是拍馬屁的廢話,玉柱倒是喜歡看的。反正,又不能翹衙,閒著也是閒著,不如看看各地的見聞。

皇帝治理天下,靠的就是各地官員們的奏報。

晚年的康熙異常之倦政,看見奏摺就腦袋疼,卻又不能不看。

老四就不同了,他是有名的肝帝,最多的時候,他一天就批了一萬多字。

玉柱拿出鑰匙,開啟了匣子,拿出了裡頭的一疊請安折,像是看報紙一般,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

外行們看到的是,令人厭煩的馬屁話成堆。內行看到的是,字裡行間透露出的各地實情。

老皇帝正在召見老三,玉柱對此渾不關心,他一直沉浸在看報的氣氛之中。

只是,突然一聲驚叫,打破了青陽書屋裡的寧靜。

“萬歲爺,萬歲爺,您怎麼了?”

“快,快傳太醫,快傳太醫。”

玉柱聽出是王朝慶的聲音,他馬上意識到,只怕是老皇帝中風了吧?

這一次,老皇帝的中風,後果並不算特別的嚴重,僅僅是右手不能提筆寫字了而已。

玉柱現在的身份,是當值的南書房大臣,也就是內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