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十四確實是個難得的軍事天才。

但是,軍事天才也是需要磨練的。

想當年,老大跟著裕親王福全,去打準噶爾人,首戰就吃了敗仗。

但是,老大不思反省,竟然反咬了福全一口。從此,收穫了一個強大的敵人,實在是腦殘如豬頭啊。

康熙也是久經戰陣的老皇帝了,他得知了敗訊後,並沒有絲毫的慌張。

“傳朕旨意,調豐臺大營來熱河護駕。”

“嗻。”

“衡臣,擬旨,拜玉柱為鎮北大將軍,節制古北口以北諸軍,賜‘白虹刀’,以斬不法。”康熙話音未落,老四趕緊跪下了,顫聲道,“汗阿瑪,白虹刀乃是御用之物,豈可賜於人臣?”

不誇張的說,和白虹刀相比,所謂的遏必隆刀,就不算個啥了。

白虹刀,才是真正的大清鎮國神刀,此刀的前一位主人,其實是豫親王多鐸。

多鐸薨後,此刀就被供奉於太廟之中,除了皇帝本人之外,再無他人見過。

玉柱還很年輕,根本不知道白虹刀的來歷。

老四是皇帝的親兒子,常年生活於宮中,他才知道一點內幕。

玉柱聽明白了老四的解釋後,趕緊跪下了,叩首道:“臣兒不敢奉詔。”

“用兵塞外,連兵權都無法集中,未戰已經先敗了。”康熙這一輩子打了多少場仗,他自己都快數不清楚了。

“你們不必多言,朕意已決。”康熙想了想,又補充說,“命火器營受玉柱的節制,一起北上。”

在場的三個人,都非常瞭解老皇帝的脾氣。

既然老皇帝已經下定了決心,而且,老皇帝還在病中,大家就都不敢再爭了。

軍情異常緊急,不容稍有拖沓。

豐臺大營的八旗精銳,只花了三天的時間,就趕到了熱河行宮。

出征這天,老四代替老皇帝,在宮門前餞行。

行宮前的廣場上,荷槍實彈的新軍將士們,以及火器營的八旗兵們,一起列隊肅立。

“奉上諭,特賜玉柱‘白虹刀’,二品及以下武臣,皆可先斬後奏,欽此。”老四當眾大聲唸了皇帝的詔書。

全身甲冑的玉柱,單膝跪地,高高的舉起了雙手,從老四的手中,接過了沉甸甸的“白虹刀”。

老十四畢竟是未來可能的儲君人選,康熙表面不急,心裡還是異常之關心的。

所以,玉柱的軍糧和輜重到位後,當即就出了兵。

老十四被圍,是策稜命人稟報回來的。

策稜算是康熙養大的女婿,自然也是信得過的。

所謂喀爾喀蒙古,是哪個旮沓,現代人大多是一頭的霧水。

但是,烏里雅蘇臺將軍轄區,只要讀過近代史的,不知道的,就應該是少數了吧?

大清徹底擊敗了準噶爾汗國後,喀爾喀蒙古地區,就變成了烏里雅蘇臺將軍的轄區。

只是,據策楞的戰報,老十四被包圍的地點,卻是在鎮遠城(哈密)以北的圖古裡克附近。

不管是康熙,還是玉柱一看這個地方,啥不明白呀?

必是老十四貪功冒進,才中了準噶爾人的埋伏。

從軍事地形上而言,清軍要想攻打準噶爾汗國,哈密乃是戰略性的節點,必須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