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明知道嘉慶已經登了基,老皇帝沒幾天活頭了,卻偏要與嘉慶做對。

這是因為,他沒有選擇。

乾隆是偽裝成皇帝的冷血動物,他太腹黑了。

為了始終掌握大權,乾隆故意把和珅逼上了絕路。

說白了,和珅只要不與嘉慶為敵,馬上就要掉腦袋!

玉柱其實是有選擇的。

但是,玉柱故意與老十四撕破臉皮,其實是演給皇帝和老四看的。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玉柱和老十四鬧翻之後,老四這種同樣的冷血動物,才敢放心的拉攏和使用玉柱。

暗中入了老四的夥,讓老四暫時放心了。

玉柱才有機會,參與老四的暗中佈置,並最終掌握老四奪位的先機。

老三的身邊,全是手無寸鐵的文化人,他其實是成不了氣候的。

以老四的精明程度,已經猜到了,老十四才是他最大的敵人。

隆科多被任命為川陝總督之後,不管老四是篡,還是真的奉詔即位,他都只有一個選擇:不惜一切代價,拉攏玉柱入夥。

原本,玉柱設局,只是想勾起老皇帝對年羹堯的疑心而已。

誰曾想,老皇帝對隆科多的信任度,絲毫不減。

戰略局勢,對玉柱一片大好也!

歷史上的老四,他在登基後,採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先收拾了年羹堯,再弄死了隆科多。

很順利!

但是,現在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隆科多和玉柱父子連心,又同掌內外最大的兵權。

無論想動哪一個,都會惹來天大的麻煩!

哦,老四,你抓了老子的阿哥你拿下了老子的阿瑪,究竟想幹嘛?

退一萬步說,就算是老四想下手,也比分別對付年和隆,困難了何止百倍?

從康熙四十五年,玉柱中狀元開始,一直到現在,玉柱布的局,收穫了豐厚的回報。

老皇帝沒見老十四的情況下,就賜死了老十四的貼身侍衛。

這就意味著,長期以來,玉柱堅持只講真話,從不說半句假話的好作風,已經深深的印入了康熙的腦海裡,並形成了條件反射。

玉柱,他不爽的時候,敢當面扔頂戴,負氣而走,卻不可能說瞎話,欺騙老皇帝!

嘿嘿,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沒有不透風的牆。

玉柱把老十四的貼身護衛,一鍋端的弄死了,老四很快就得知了實情。

很多知道內幕的權貴,都紛紛告戒身邊的子侄:千萬別惹玉柱,務必敬而遠之!

威望,是靠打出來的,而不是吹出來的。

風華正茂的老十四,都屢屢吃了玉柱的大虧,一般的王公大臣們,難道不應該掂量一下他自己的斤兩麼?

當年,志願軍在曹縣俘虜了不少的米國飛行員。米國人權衡利弊之後,被迫答應了錢老等一大批頂尖的科學家歸國。

不把米國老打疼了,捏住了米國最在乎的蛋,錢老肯定會被一直扣著,不許歸國!

當著老皇帝的面,老十四罵得很兇。

但是,私下裡給玉柱輸送物資的車隊,再也沒人敢攔截了。

人的名兒,樹的影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