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錢錦城的官卑職小,他們父子三人,反而是最後一個登岸。

錢錦城的腳剛落地,就見已經出嫁了的女兒,快步向他走來。

“女兒拜見爹爹,拜見兄長。”錢映嵐滿是歡喜的蹲身行了禮。

“唉,曼娘,都是為父不好,拖累了你。”錢錦程的心裡,對錢映嵐始終有愧。

好好的名門閨秀,狀元府的嫡媳,變成如今的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樣,還不都是因為錢錦城麼?

畢竟,錢錦程帶著兩個兒子,暗中聯絡各路誌士,圖謀反清復明,乾的都是足以抄家滅族的事兒,

錢映嵐眼裡含著熱淚,低聲說:“爹爹,只要您和哥哥們平安。女兒我,也就知足了。”

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過去,已經永遠的過去了,再也回不去了!

錢錦城其實是在常熟的獄中,接到的進京旨意。

因是玉柱親自上的舉薦摺子,常熟的地方官們,都沒敢故意為難錢錦程。

大家明知道錢錦程牽扯進了逆案之中,卻都很有默契的,故意裝了傻,放了錢錦程一條生路。

在江南地區,圖謀反清復明的前明遺老,其實並不少。

一般情況下,只要事兒沒有鬧大,地方漢臣們也都故意裝傻充楞,只當不知的樣子。

畢竟,抓了這些前明的遺老遺少,固然可以升官。但是,名聲也跟著臭不可聞了。

大清入關已久,尤其是平三藩、收臺灣之後,天下的人心,逐漸安定,大多思穩。

地方官們也都知道,這些前明遺老們,都是隻動嘴,不敢正式舉兵的嘴炮,根本不可能成事。

他們頂多是聚在一起,罵一罵闖賊,批判一下可惡的剃髮令,感嘆一下百姓的辛苦。

發幾句牢騷,紙上談兵一番,等情緒發洩完了,兜裡也沒銀子了,就各自散去。

等兜裡又有了銀子,這些遺老們下次還是聚在一起罵韃清,過過嘴癮,如此週而復始。

錢錦程進京,玉柱也沒打算,給予特殊的照顧。

就本質而言,屬於是東林黨的錢家,從錢謙益開始,就沒做過幾件與民有益的事情。

以前,玉柱和文化人打交道的次數比較多。

這些人,滿嘴的憂國憂民,骨子裡卻是男盜女昌,眼裡都是利益。

玉柱心裡有數,錢錦程的心裡憋著一口氣,一直沒有宣洩出來。

以玉柱旗下大貴族的身份,他若是對錢錦程太好了,反而很容易招罵。

嗨,豬八戒照鏡子,那又是何苦呢?

所以,玉柱只是派人幫著錢映嵐,在外城賃了一間小四合院,方便錢家父子落腳,就算是很照顧他們了。

錢映嵐跟了玉柱之後,她每月的月例銀子,加上額外的賞錢,應付錢家父子的日常開銷,綽綽有餘。

玉柱確實很有錢,但是,讓他出錢貼補嘴炮遺老,這就沒有太大的必要了。

此時的玉柱,正陪著康熙,在老三的誠親王府裡作客。

老三這傢伙,能文能武,卻總喜歡鑽牛角尖。

康熙確實喜歡附庸風雅,老三也總是想投其所好。

但是,選下任的皇帝,首要的素質是,如何令大清的江山永固,而不是錦上添花性質的吟詩弄詞。

詩詞如果可以當飯吃,東林黨們又何苦霸佔大片的良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