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玉柱用罷早膳後,換了便裝,帶著杏蕊和杏嬌,還有牛泰和拜興,分乘車馬,去了“廣州十三行”。

廣州十三行,只是在廣州從事洋貨貿易的商行之俗稱罷了。所謂的十三行,少時才四家,多則二十幾家,但是對外做生意均打著十三行的名義罷了。

十三行商館集中在廣州城郊西南角,緊靠珠江,那裡是一個繁忙的水運碼頭。

這個時代,西洋船隻在黃埔港停泊後,只允許若干高階職員溯江而上,到西關(沙面)的廣州十三夷館區內居住。

夷館,夷人之寓館也。

十三夷館區的漱珠湧附近,酒肆鱗次櫛比,畫舫穿梭如鯽,商賈在此飲酒歡宴,文人在此吟詠消閒,漁女在此脆生生叫賣海鮮。

酒旗招展綠楊津,一船明月一船人,盡顯消閒取樂者的愜意。

玉柱來這裡,是想看看這個時代的英國東印度公司,究竟是個啥樣子?

只是,經過一番打聽,玉柱有些失望了。

大名鼎鼎的英國東印度公司,至今為止,在十三夷館區內,並無固定的商館。

每次,英國商船來時,才會臨時在館區內租賃一所房子,作為休息或談生意的臨時場所。

東印度公司所屬的商船,做完了生意,交完了稅後,租的房子就會被退掉。下次來了,再租。

如此的週而復始。

玉柱眼前的十三夷館區內,大量的中式建築之中,偶爾夾著一座西式建築罷了。

“愛麗絲,我親愛的妹妹,我錯了,請你原諒我吧。”

就在玉柱漫步於街頭之時,忽然聽見了純正倫敦腔的英語,不由倍感親切。

只見,一名身穿英式細腰大擺連衣裙的金髮洋妹,正在前邊埋頭狂走。

她的身後跟著一個頭頂黑色禮帽,手拿文明棍,身穿西式馬甲的洋人紳士。

“可惡的約翰,我辛辛苦苦積攢的一百英鎊,一下子就被你輸光了。還有啥可說的,你別碰我,給我滾。”叫愛麗絲的洋妞,怒不可遏的痛斥賭鬼哥哥……

“愛麗絲,你兜裡連一個便士都沒有了,別到處亂跑。萬一走丟了,被人賣進那種地方,那就糟糕透了頂。”約翰確實理虧了,但是,畢竟是他的親妹妹,關心她的安全,還是真心的。

“要你管?走開。”愛麗絲顯然是氣昏了頭,再也懶得搭理嗜賭的約翰。

杏蕊和杏嬌,一齊微張著小嘴,呆看著金髮碧眼的愛麗絲。

她們兩個聽的是天書。只是,玉柱不僅聽得懂,而且還會說純正的英語。

就在約翰扯住愛麗絲不放的時候,從後頭追來了一個滿面絡腮鬍子的洋鬼子。

“約翰,咱們可是說好了的,你只要輸了,就讓你妹妹陪我睡一個月。”

後來的洋鬼子,無論是穿著打扮,還是氣勢都格外的與眾不同,一看就知道,是洋商中的上位者

負手而立,含笑看熱鬧的玉柱,多少有些詫異。

帶英可是頒佈了人權宣言的法治國家啊,約翰怎麼敢把妹妹的陪宿權,輸給別人呢?

說句心裡話,玉柱沒有留過洋,還真有些搞不明白其中的道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