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玉柱雖然年輕,卻也是講人情的。

如今的綠營之中,凡是出兵,都必須要一大筆開拔費。否則,甭想順利的出兵。

綠營的丘八們,平時的糧餉,被貪官層層盤剝下來,到手的銀糧,也就僅能餬口而已。

不趁開拔之時,要一大筆賞錢,憑什麼替你賣命?

而且,丘八里頭,也有能人。他們知道,上頭正值用兵之際,若是非但沒有出兵,反而鬧出了兵變的亂子,也是會被朝廷嚴厲追究責任的。

就比如說,鎮筸鎮總兵,平時喝多了兵血,下邊的人也都是敢怒不敢言。

到了用兵之時,在有心人的煽動和策劃之下,鎮筸兵鬧出了兵變,那位被扣押的總兵,可想而知的要倒大黴了。

客觀的說,哪怕是大頭兵,也有制約上司的狠辣手段。

說白了,也就是光腳的被逼急了之後,和貪婪的上司,拼個魚死網破。

當然了,在官官相護的大背景之下,從最終的處置情況來看,大頭兵依舊是完敗。

因為啥呢?涉事的軍官,極少被殺。而挑頭鬧事的大頭兵,幾乎個個都被秋後算了帳。

兵變,起到的警示作用,如果真的有用,就不至於出現八旗兵和綠營兵雙雙崩壞的惡果了。

歷史上著名的戚家軍,就是因為鬧餉,被上上下下的官員們一起合謀,屠殺得一乾二淨。

其中的混帳邏輯便是,老爺們可以隨便剋扣士兵的糧餉,士兵們就應該乖乖挨宰。

若是不順從的敢起兵鬧事,就等於是挑釁了朝廷的權威,那就別怪老爺們動刀子,殺人滅口了。

談妥了錢的事兒,玉柱順勢提了調糧的事兒。

偏沅省,以區區東部數府之地,能夠榮獲魚米之鄉的美名,自然是不缺糧食的。

“稟中丞,職臨來之前,已經命人籠過了帳目。目前,省裡可以動用的糧食,大約在二十五萬石左右。”

玉柱賞了面子,沒有逼他出錢,完顏律也就投桃報李,很慷慨的答應了二十五萬石糧食的供應量。

官場上的事,本就是互相妥協的結果。

嗯,二十五萬石糧食,這就比較多了。

玉柱滿意的直點頭,誇讚道:“希晉兄果是負重前行的能吏。若是此次進剿,糧餉供應無虞,我必出奏朝廷,記吾兄的頭功。”

見玉柱畫出了大餅,完顏律不由微微一笑,拱手道:“剿滅匪類,乃是中丞您扶危定難之奇功,職何德何能,安敢居此首功?”

兩個人相視一笑,彼此都知道對方的潛臺詞,卻又都沒有主動點破。

玉柱的真正大局,一直都在京裡的兵權,他壓根就沒心思和完顏律爭權奪利的搞內耗。

所以,只要完顏律做到了後勤保障無憂,玉柱真的會上奏老皇帝,替完顏律表功。

完顏律呢,他最擔心的是玉柱仗勢欺人,大手大腳的亂花錢,逼得他沒辦法向戶部交帳。

要知道,朝廷考核地方官,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便是稅賦。

別的工作,做的再出色,只要無法按時上交稅賦,必被御史彈劾下臺。

此所謂,大清古早版本的一票否決!

不過,完顏律的老謀深算,也徹底的暴露於玉柱的眼底。

完顏律以藩司之尊,遠至省界迎接,這本就很容易給玉柱帶來一定程度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