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柱心裡有數,老四這人一向喜歡板著臉,不苟言笑。

以前,只要沒外人的時候,老四一直親熱的喊隆科多為舅舅。

現在,老四也十分親熱的喊玉柱為表弟。

不誇張的說,玉柱如今掌握的實權,已經超越了隆科多。

廟堂之上,有實力者為尊,老四對玉柱也比以前更加的親熱了。

老四是個實幹派,說話也很戳人,和他拉家常,等於是找罪受。

很可能老四也知道這一點,所以,直接就和玉柱說了正事。

“汗阿瑪打算秋巡木蘭,這事想必你已經知道了吧?”老四起了個頭,玉柱趕緊起身,恭敬的說,“卑職曾有耳聞,只是未見明旨,不敢妄言。”

“嗯,汗阿瑪吩咐了下來,馬武和赫奕就留在京裡,隨扈的各項事宜,就由我和你商量著辦。”

老四這麼一說,玉柱隨即明白了,秋巡木蘭以老四為尊,他從旁協助。

“卑職沒什麼大本事,就是很聽話。王爺,有何待辦之事,您儘管吩咐下來便是。”玉柱的立場站得極穩,毫不含糊的表明了態度。

老四這傢伙,天生就是拿大主意的派頭,他可以容得下合理的建議,卻不可能和玉柱平起平座的商量事兒。

“嗯,到時候,你就帶著包衣三旗三營和勇銳營隨扈。”老四這麼一說,玉柱也就知道了,老皇帝這是打算去蒙古草原上殺人了。

大清立國之後,滿洲宗室之女下嫁於蒙古王公,已經成了國策。

但是,由於準噶爾部一直未滅,蒙古諸部的王爺們,難免就有野心家不肯馴服了。

大清對蒙古的國策,一向是三手策略,宗室女帶著銀子下嫁、大肆建廟宇並鼓勵蒙古青年當喇嘛、高於車輪的那個啥。

康熙的態度十分明確,給女人,給銀子,給地位,把蒙古的王爺們,都圈起來養著。

但是,該削弱蒙古諸部潛勢力的時候,康熙也絕不手軟。

讓玉柱帶著內務府包衣三旗三營,和裝備新式步槍的八旗勇銳營去木蘭,嘿嘿,老皇帝防備的就是走漏了訊息,以免打草驚了蛇。

大清入關,已經好幾十年了。

除了上三旗的包衣三營,自成體系之外,別的八旗權貴們,或多或少的和蒙古諸部的王爺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平時,都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真到了關鍵時刻,再看老皇帝的暗中佈置,才知道,誰是真正可信的自己人。

說完了正事後,老四也不擅長閒聊,三言兩語的就打發了玉柱出來。

玉柱很奇怪,怎麼沒有見著老十三?

等玉柱定期去暢春園,給康熙打小報告的時候,康熙卻吩咐說:“你在頭甲巷,還有座小宅子吧?”

“回皇上的話,那是臣剛入仕途之時,因喜歡睡懶覺,家母體貼入微,特意所置。”玉柱心想,康熙這是啥都知道啊。

“嗯,把老十三帶過去,圈禁起來。”

玉柱聽了康熙的這話,真的楞住了。

見玉柱傻了眼,康熙也很瞭解他的脾氣,就解釋說:“他的膽子太大了,不圈了他,天知道會闖出何等禍事來?朕乏了,你跪安吧。”

當著玉柱的面,康熙稱朕的時候,只有君臣,而無私情。

這個時候,玉柱越勸,越起反效果,很容易把事情徹底弄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