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風波乍起(第2/3頁)
章節報錯
太子妃深深的看了眼玉柱,在這個人人惟恐惹禍的時候,玉柱卻不避嫌疑的答應叫太醫來,已經算是大大的雪中送炭了。
“唉,難怪太子殿下一直說你……”沒等太子妃把話說完,玉柱趕緊輕咳了一聲,搶先行禮說,“若是太子妃娘娘沒有別的吩咐,臣還有要務待辦。”
在職權範圍內的照顧,是一回事兒。被說破了,又是另一回事了。
若是,太子妃的感激之語,叫康熙聽見了,徒惹猜疑,而無一利。
這又是何苦呢?
有些事,可以做,卻不能說出來。說了,就失去了彼此的默契,不可不察。
大家心照不宣,即可!
等老四從內書房裡出來,叫了玉柱過去,和他商量抓捕託合齊的大事。
在老四的跟前,不能喧賓奪主,又不能太無能了,反被老四看不起。
玉柱故作斟酌的樣子,考慮了一下,就建議說:“王爺,以卑職之見,乾脆叫個毓慶宮的首領太監,命其戴罪立功,去找託合齊,就說太子殿下召其進宮。”
康熙不在紫禁城裡的時候,一向是太子監國,以太子的名義,召託合齊進宮,名正言順,也完全說得過去。
若是託合齊不敢進宮,那就坐實了逆賊的身份,只能採取武力的方式了。
老四略微一想,點點頭,很認同玉柱的建議。
因為,太子已經被控制了,託合齊也就失去了最重要的大義名分。
說白了,託合齊的位置,確實很重要。但是,若無皇權的加持,八旗兵們就不太可能跟著託合齊亂來了。
歷史上,隆科多能夠擁兵成事,牢牢的控制住京城裡的局勢,主要是康熙突然駕崩了,擁立的新君是老四。
老四在柩前即位後,以新皇的身份發出旨意,隆科多去執行,這就完全站在了大義名分之上。
誰敢不聽新皇的旨意,就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被砍了腦袋,也是活該倒黴!
一言以蔽之,皇權和兵權緊密的結合到了一起,老四才能牢牢的把握住政權!
等老四又問玉柱,該派誰去誑騙託合齊的時候,玉柱故意裝了傻。
玉柱只說不瞭解毓慶宮裡的情況,便一推二六五。
在老四這種絕頂精明的傢伙跟前,適當的藏拙,肯定比精明外露,啥都知道,要強得多!
好多歷史名人,竄起很快,卻衰落也快。根子就在於,只知道前進,卻不知道後退。
老四也不是吃素的,他很快就找了個太子心腹太監,命他帶人去召託合齊。
“只要託合齊來了,本王就記你一次大功,不僅既往不咎,而且,還要稟明汗阿瑪,調你為敬事副總管。”
老四想哄人的時候,嗨呀,嘴巴甜如蜜,騙死人不賠命。
有火器營的近百門子母火炮相助,玉柱壓根就不擔心,和託合齊的兵馬,正面來硬的。
想當年,拿皇鎮壓巴黎起義的時候,就是利用火炮,並排堵死街巷的一頭,兩側再埋伏著大量的火槍兵。
只有火槍,沒有火炮的巴黎起義民眾,被殺得血流成河,一敗塗地。
不過,老四也是權謀老手了,在玉柱提醒他之前,已經想到了他和玉柱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