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初戰(第2/3頁)
章節報錯
正常情況下,如果沒有綠營兵和義勇營的騎兵拖後腿,武衛營最合理的迎戰方式,應該是正方形的空心槍陣。
滑鐵盧之戰,內伊元帥率領的法軍騎兵精銳,就是受挫於英軍的空心槍陣之下。
此戰,以拿皇的慘敗而告終,並使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一戰成名。
這時,火器營炮甲的十門子母炮,在整個前陣一字排開。
玉柱帶出來的火炮,都是康熙二十九年鑄造的子母炮。
母炮長約1.77米,重47.5千克,配備了5門子炮。此炮裝備在四足木架上,足上安有鐵輪,可推可挽。
使用時將子炮放入母炮後腹開口處,用鐵閂固定,然後點燃子炮,彈頭從母炮口飛出。
這種子母炮,裝實心彈的最大射程,也就是三百多米的樣子。
不過,用於對付騎馬挽弓的蒙古人,倒也足夠。
這十門子母炮的指揮官,是火器營佐領,烏拉那喇·奢定。
奢定指揮著炮甲們,一番手忙腳亂的裝填之後,總算是準備就緒了。
騎在馬上的玉柱,只得暗暗搖頭嘆息不已,卻無法主動做什麼。
因為,離京之前,康熙雖然把隨軍火器營的指揮權給了玉柱,卻不許玉柱干預炮甲們的日常訓練。
沒辦法,康熙的疑心病犯了之後,驚人的固執己見,很難糾正。
小策凌敦多布,手舉著繳獲的羅剎國的單筒望遠鏡,仔細的觀察著清軍的陣勢。谷鯓
在準噶爾汗國內部,一直有個說法,大策凌善謀,小策凌悍勇。
說句心裡話,在既往的兩軍野戰之中,準軍勝多負少。
這是因為,準噶爾汗國,正好卡在了陸上絲綢之路咽喉上,可以從西邊搞到不少的火器。
小策凌率領的這部騎兵裡邊,就有兩百名火繩槍兵,火槍兵和騎兵比例達到了驚人的一比五。
正因為這兩百名火槍兵的存在,面對玉柱走走停停的行軍狀態,小策凌等不及了,索性不設埋伏,正面來迎戰清軍。
在策凌的隊伍之中,除了兩百名火槍兵是正經的準軍之外,其餘的八百騎兵都是喀爾喀南右旗的叛軍。
叛軍首領孛兒只斤·雅庫,看著清軍齊整的隊形,心裡就有些犯嘀咕。
“敏罕那顏,清軍列陣的距離太遠,這一仗怎麼打?”雅庫這麼問,就是不想先衝出去送死。
敏罕那顏,準軍的千戶長也。百戶長,則為札溫那顏。
小策凌的哥哥,大策凌則是土綿那顏,也就是萬戶長。
也許是看不順眼雅庫的守財奴模樣,小策凌傲氣的說:“哈布遜汗,你們在兩翼,我們在中間,咱們齊頭並進,可好?”
雅庫最怕的,就是打頭陣的當炮灰。現在,小策凌願意帶著火槍兵,充當進攻的主力,他自然是沒有任何意見。
草原上的汗王們,個個都尚武。雅庫敢稱汗,也不太在乎清軍來打他。
因為,西寧的清軍,即使收復了喀爾喀南右旗,也不可能在草原上待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