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上茶,碧螺春,沏釅一些。”

太子這麼一吩咐,玉柱的心裡也就明白了。

如今的玉柱,大小算個掌著實權的人物,他的個人喜好已經不算是秘密了。

“玔卿,坐吧,這裡沒外人。”太子越客氣,玉柱越不敢大意。

玉柱陪著笑臉說:“太子爺,我還年輕,站著就挺好的。”

由於從小被康熙養歪了,太子的作風異常之倨傲。

別說一般人了,就算是太子的師傅,也都是跪著說話的。

說白了,正因為胤礽的態度異常之惡劣,從不懂得尊師重道。他的前後五任師傅,從張英、李光地、熊賜履和湯斌,一直到王掞,都和他不是一條心。

張英自己是帝黨,他的兒子張廷玉,則是隱藏著的四爺黨。

李光地,不用說了,帝黨到八爺黨,再到帝黨,反覆的橫跳。

熊賜履,八爺黨。

湯斌,帝黨。

王掞,潛伏著的四爺黨。

五個師傅,竟然無一人是太子黨,也算是天下奇聞了!

如果,玉柱沒有掌握著暢春園的兵權,胤礽讓他坐下喝茶,他還有可能從了。

然而,作為皇帝身邊的貼身帶兵官,玉柱今天只要是坐了,就是犯了大錯誤。

哪怕事後再怎麼解釋,康熙的心裡,都會扎進去一根很深的刺。

上了茶之後,胤礽笑眯眯的問玉柱:“還在練董其昌的字麼?”

這就純屬搭了梯子,等著玉柱往上爬了。

玉柱恭敬的說:“回太子爺,自從去了西寧,因軍務繁忙,就沒空練了。”

實際上,因為字不好的緣故,玉柱一直照著董其昌的字帖,勤練不輟。

問題是,玉柱接了胤礽的下文,肯定就要深入討論董其昌的字了。

那豈不是大不智麼?

玉柱把天聊死了,胤礽按捺住不悅,沒好氣的瞪著他,說:“你就這麼怕和孤待在一起?”

胤礽其實是個極聰明之人,不僅學問好,而且很擅長治國理政。不然的話,康熙也不至於喜歡了他那麼多年。

可問題是,玉柱是腦門子上寫著康字的帝黨,卻跑來和太子糾纏不清,算怎麼回事?

馬武和赫奕,表面看似吃了皮肉之虧。實際上,胤礽越是打他們的臉,他們的地位就越穩固。

說句大實話,太子胤礽是個有真本事的人,但是,缺點也是足以致命的。

太子的毛病,也是所有絕頂聰明人的通病:沒有守株待兔的耐心!

康熙硬要二廢太子,除了胤礽屢屢威脅到皇權之外,也有著恨鐵不成鋼的無奈。

不能審時度勢的靜待時機,怎麼可能是個合格的皇帝呢?

從順治到乾隆,歷經了一百餘年緩慢切香腸的過程,皇權才徹底壓倒了滿洲軍功親貴階層。

看似很容易,實則,沒有大智慧大耐心,肯定是做不到的。

就算是著名的鐵漢皇帝雍正,他登基後,也並沒有馬上就拿八爺黨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