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吳江,暗暗點頭不已。玉柱的身份尊貴,必須防備歹人的趁機刺殺,馬青方此舉乾的很漂亮。

從順治開始,一直到乾隆滅了準噶爾汗國為止,蒙古的王公覲見大清皇帝的時候,都有資格攜帶割肉的小匕首。

只是,漠南和漠北蒙古的王公臺吉們,習慣於腰插匕首。

青海和碩特蒙古的王公,則比較喜歡,將帶鞘的匕首,徑直塞進皮靴裡。

玉柱見了畢恭畢敬的多爾濟色布騰,不由微微一笑,這小子狡猾大大的。

整個大清,從皇帝到各地官僚們,都極其的好面子。

只要,蒙古人把面子給足了,別的都好商量了。

很顯然,多爾濟色布騰因為距離西寧很近的緣故,已經熟練掌握了大清官場上的這個特點。

大草原之上,牧民們普遍比較淳樸老實。但是,見過世面的蒙古王公或臺吉們,就很不老實了。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多爾濟色布騰把玉柱請進王帳後,輕輕一擊掌,就見幾個草原美人兒,捧著奶茶,遞到了玉柱的跟前。

蒙古人招待貴賓,都要先上奶茶,再上馬奶酒。

玉柱喝不慣散發著腥氣的奶茶,又不好當面駁了多爾濟色布騰的面子,只得深吸了口氣,硬著頭皮喝了下去。

等喝馬奶酒後,多爾濟色布騰便大聲吩咐人,擺開全羊宴。谷嵮

禮獻全羊就是煮全羊,又叫作“首思”,是蒙古人款待貴賓的最高禮遇。

京城裡的煮全羊,鍋裡新增了很多的佐料,色香味美俱全。

和京城不同,青海地區的蒙古人,因為條件簡陋的關係,除了放鹽之外,煮全羊不加任何的佐料。

當著玉柱的面,多爾濟色布騰叫來專門的卸羊人,就在大帳門口,宰殺了一隻白條綿羊。

卸羊人手拿著鋒利的匕首,麻溜的將羊頭、脖頸、胸椎、四肢、胸脯和帶尾的羊背子等,各做一件卸下來,不加任何調味品,入鍋清水煮至成熟,撈出來置於盤中上桌。

按照蒙古人的傳統習俗,綿羊的四肢中入全羊席的部分是:肩胛一對、橈骨一對、肱骨一對、脛骨一對、胯骨一對、大腿一對,這些部位統稱為十二肢體。

照規矩,除“黑胸椎”這一節不能入首思外,其他均可使用。

另外,羊脖子只能在娶親的酒席上使用,一般不入首思。

值得注意的是,全羊雖然分這麼多的件數,但入鍋煮時須按大件整煮,而不能拆分。

全羊煮好後,整隻羊,帶骨肉,連同直腸、大腸、心、肝一起用超大的木盤裝了,被端到了玉柱的面前。

這時,玉柱驚訝的發現,卸全羊的那個漢子,先在羊額上頭上切割一個月牙形標誌,再從羊頭、胸椎和薦骨部以及四肢上各切下一小塊肉,盛於酒杯中,再潑灑些酒之後拿到帳外,邊說“敬獻德吉”,邊將酒杯裡的食物,拋向空中。

事後,玉柱才知道,從煮熟的羊身上,第一批卸下來的物件,就是德吉。德吉,不能吃,要敬獻給天地。

這時,在大帳裡的人們,同聲說“願吉慶與繁榮共存”,以示祝賀。

卸羊人做完全部的餐前禮儀之後,他再從羊胸椎上,切下一塊肉放在羊額頭上,請主客和其他在座的人品嚐,叫大家分享首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