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不知道的是,康熙到了老三這裡,第一件事,並不是吟詩頌詞,而是比試騎射。

電視劇裡,把老三塑造成文弱的書生,並不符合史實。

只見, 老三騎上了一匹棗紅馬,手裡提著一張鑲嵌了瑪瑙和紅寶石的反曲弓。

對於老三手裡的弓,玉柱特別有印象。因為,弘晟私下裡和他吹過牛,這張弓其實是康熙用過的御弓。

弘晟有個壞毛病,揹著康熙的時候, 就要大吹特吹,汗瑪法賜給他爹的那些好寶貝。

在場的御前帶刀侍衛們,包括玉柱在內,哪個不是出身於旗下的親貴之家?

咳,誰還聽不出來弘晟故意這麼炫耀,是個啥意思啊?

只是,事關重大,沒人會主動去戳破弘晟的小心思罷了。

在諸多的皇孫之中, 康熙最喜愛的那個,必定是廢太子的庶長子弘皙。

不誇張的說, 胤礽和弘皙,這父子兩個,都是康熙一把屎一把尿,教養成人的。

康熙畢竟年紀大了,他提著弓, 走到馬旁。

這時, 就見一名身強力壯的年輕太監,四肢伏地的跪到了馬腹前。

康熙抬腿,踩著那太監的背, 順利的登上了馬鞍子。

旗下貴族,包括玉柱在內, 少有不喜歡駿馬的。。

康熙的御馬,足有數百匹之多,幾乎全是蒙古貴族們進貢來的好馬。

爺倆湊一塊兒之後,還是老規矩,由老三先出場,康熙隨後壓陣。

老三猛一夾馬腹,縱馬開始提速,然後挽弓搭箭,也沒見怎麼瞄準,勁矢便已離弦。

“嗖。”

“哆。”一箭正中靶心,贏得了滿堂的喝彩聲。

玉柱的騎射功夫,可謂是稀鬆平常之極。

他的本事,只能是,步射不至於脫靶,偶中靶心而已。

至於,玉柱的騎射功夫,就更不值得一提了。不脫靶,就算是運氣賊好了。

客觀的說,騎射,易學難精,不是一般的難,而是很難,很難。

玉柱刻苦練習了好幾年的騎射,也就這個鳥水平了。

大草原上,即使是十多歲的少年,也是擅長騎射的高手。

受生存壓力所迫,不會騎馬挽弓射獵的草原人,即使不被餓死,也會在部落兼併戰中,被敵人殘忍的砍死。

客觀的說,自從掌握了先進的冶金技術之後,草原民族就具備了對中原王朝的三大戰略性優勢,即騎、射和鐵甲。

當然了,在機槍出現之後,曾經無敵的草原勇士們,只得被迫垂下高傲的頭顱,努力學習歌舞了。

靠著長槍陣的右刺戰術,就嚇破了清兵賊膽,這其實是家的YY之言罷了。

站在史實的角度去看,袁崇煥擅殺了毛文龍之後,導致三順王先後投降韃清,讓韃清掌握了先進的火器技術,才是清興明亡的戰略性分水嶺。

山海關的石河大戰中,吳三桂眼看露出了敗相,多爾袞當即派了三順王出陣。

結果,三順王聯手進攻,並沒費多少功夫,就輕鬆的擊敗了李闖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