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和中堂,他老人家整人,從來不玩硬的,而是順其自然的水到渠成。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凡是得罪了和中堂的人,和中堂都拿小黑本幫他記著的。

乾隆絕對不是任人玩弄的晉惠帝,所以,和中堂的說法也很巧妙。

當時,和珅身兼吏部、戶部尚書,既是乾隆皇帝第一心腹,也是朝堂之上第一權臣。

但是,和中堂也無法隻手遮天,阿桂、王傑以及巡撫福崧等人都是反和珅派的代表人物。

那次,兩淮鹽運使柴慎因私移鹽課22萬兩白銀被抓。在搜出的證據中,和珅發現了這樣一句話:饋福公金一千兩。

柴慎是福崧的屬下,賬薄上面寫得“福公”,和珅認定必然就是福崧。

結果,乾隆深信不疑,福崧就被賜死了。。

實際上,那個福公是福長安。

康熙一廢太子之後,馬上就面臨了,滿洲親貴皆推舉老八的尷尬局面。

除了,他自己扶持老八抗衡太子的臭棋之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滿洲親貴們藉此對康熙的反撲。

南書房的建立,讓議政王大臣會議逐漸靠邊站了,等於是剝奪了滿洲親貴們手裡的權柄。

但是,南書房畢竟時日尚短,被削弱了滿洲親貴們,依舊掌握著巨大的權勢。

滿洲親貴們,已經到了手的權力,被康熙奪走了。

除非,他們徹底無法反抗,不然的話,都會找機會反擊的。

成信畢竟是皇族宗室,而且,他的弟弟還是現任的顯親王。

玉柱又不是龍傲天,總不能像個傻子似的,和成信約架群毆吧?

那種打了兒子,卻等著老子報復回來的傻事,玉柱這種成熟的老官僚,肯定是不可能去做的。

玉柱的整人原則,輕易不出手,出手就要斷絕後患,乾脆連顯親王衍潢一起辦了。

自從,發生了差點殺了老八的大事之後,廢太子胤初的生活待遇,也跟著一天天提高了。

老四又回了戶部之後,每天巡視鹹安宮,觀察胤初的近況,就成了玉柱的份內之事。

沒辦法,康熙太多疑了。他現在看誰,都像是要謀害胤初的樣子,惟獨玉柱最可靠。

因為啥呢?

玉柱雖然砍過胤初的一條左臂,弄垮了胤初的奶公凌普。但是,在木蘭圍場的時候,

惟獨玉柱替胤初說過一句公道話。

當時,康熙很不爽,因此還冷落了玉柱。

張明德的王上加白,胤提讓喇嘛巴漢格隆暗中魘勝胤初,老三暗中告黑狀,老十四為了保住老八竟敢當面頂撞皇父,康熙差點殺了親兒子。

等這一系列的重大事件發生之後,康熙冷靜下來,仔細的一琢磨,還是玉柱最貼心。

康熙後悔了,覺得廢了胤初之後,皇子們和親貴們的鬥爭矛頭,都衝著他來了。

原本是下棋的仲裁者,反而變成了眾人追逐之鹿,這種局勢可謂是糟糕透頂了!

這個時候,第一個勸康熙的玉柱,自然也就顯得格外的可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