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康熙的計劃,馬齊已經啟程去了尼布楚。

沒錯,就是簽訂《中俄羅尼布楚條約》的那個尼布楚,羅剎國稱為:涅爾琴斯克。

尼布楚是羅剎國進攻大清的最重要軍事要塞之一,因為,順著石勒喀河(黑龍江北源)東進,直接就可以殺進大清的東北腹地,異常之方便。

據黑龍江將軍博定的奏報,羅剎國在尼布楚大約有常備火槍兵500人,哥薩克匪幫300人。

也就是說,敵人總數在八百人左右。

玉柱心裡很清楚,在這個沒有西伯利亞大鐵路的時代,實際上,羅剎國的補給線,異常之漫長和困難。

此次出兵,只要拿下並搗毀了尼布楚城,羅剎國東侵的氣焰,必定會大受挫折。

冬季的西伯利亞大平原,天寒地凍,極端氣溫可達零下65度。

但是,玉柱的《平羅剎策》,就是要採取霍去病北擊匈奴人的手段,出奇不意的仿效李愬雪夜入蔡州旳奇計,一舉拿下尼布楚城,殲滅羅剎賊人。

康熙打過雅克薩之戰,他自然很清楚,黑龍江的春季和秋季,格外的多雨。

這時出兵尼布楚,沿途道路泥濘翻漿,重炮很難輸送上去。

但是,冬季的尼布楚附近,又特別的冷。拖拽重炮的馱馬,肯定熬不過夜晚的酷寒,直接就被凍死了。

說句心裡話,如果不是玉柱建設性的提出了,利用東北傻狗拖拽雪撬炮車的妙計,康熙至今難有反擊羅剎匪幫的決心。

康熙是個名帥了,他去年的時候,就已經下旨給了黑龍江將軍博定,讓他把東北傻狗擱十幾群到雅克薩城去,看看是不是真的抗凍。

結果,博定回奏,這幾群傻狗,平安的在戶外過了冬。

這麼一來,康熙便心裡有了底,隨即下了讓玉柱去搏一把的決心。

另外,康熙讓玉柱帶兵去羅剎國,也是有私心的。

玉柱未及弱冠,已經是三品爵四品官了,升官已經很難了。

可是,晉爵同樣很難。

皇考順治爺定下了死規矩,非宗室的無軍功者,不得授二品以上之爵。

所謂二品以上的爵位,指的是男爵、子爵、伯爵、侯爵和公爵。其中,公侯伯屬於超品爵位。

只要玉柱順利的拿下了尼布楚,打出了大清的軍威和國威,康熙完全不介意授他三等男爵,甚至是三等子爵。

嘿嘿,未及弱冠的大清霍去病,亦為大祥瑞也!

馬齊這個欽差正使,不過是康熙麻痺羅剎人的計策而已。

因為,馬齊一貫主張,雅克薩以西以北的地區,實在是太冷了,百里無人煙。

食之無味,棄之不可惜,大清不宜動兵,應以和為貴。

馬齊和玉柱,分頭行動,一文一武,互不干擾。

若是馬齊能夠制止羅剎國匪幫,持續的襲擾大清,玉柱就沒必要打了。

當然了,這僅僅是康熙的盤算罷了,玉柱早就打定了主意,尼布楚城非打不可。

剛入武衛營的新兵蛋子們,在軍棍和餓飯的雙重夾磨之下,很快學會了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