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古裡為難了,就輪到玉柱發威了。

玉柱冷冷的說:“皇上的旨意,豈能兒戲?”

揚古裡趕緊跪下了,重重的叩頭,顫聲道:“奴才絕無怠慢皇上旨意之心,只是,馴鹿確實皆為散養,十分難捉…”解釋了一大通。

玉柱暗覺好笑,類似揚古裡這種人,玉柱見多了。

還真就是和康熙說的一樣,畏威而不懷德。

實際上,康熙擊敗羅剎人的時候,也把索倫部收拾了一遍,殺了不少人,這才震懾住了他們。

索倫部的精銳,主要是在輕騎兵。

法國拿皇手下的勇士們,既有精銳的近衛軍,又有驃騎兵。

大清的炮厲害,準噶爾的槍射程遠射速快,這個才是清準戰爭,僵持了近七十年的根源。

上一次的烏蘭布通之戰中,福全所部清軍,試圖使用重型鐵心銅炮進攻,結果轉圜不靈,被噶爾丹所敗。

昭莫多之戰,噶爾丹依舊擺出了準噶爾經典的駝陣防守,騎兵側翼進攻的策略。

但是,清軍已經吸取了教訓,使用了較輕的子母炮,且數量充足。。結果,噶爾丹的駝陣被大清的子母炮,轟成了翔。

駝陣者,按倒駱駝,伏在駱駝後用火槍射擊也。

大清的子母炮再爛,也比這個時代的火槍射程遠得多,威力也大得多。

康熙左手收拾了羅剎鬼子,右手征服了索倫部,靠的就是火炮加火槍。

羅剎匪首哈巴羅夫帶人東侵,並屢屢得手,靠的也是火槍,外加幾門小炮而已。

實際上,整個羅剎國東侵,將西伯利完整的拿到手,靠的並不是大部隊,而是百十人的匪幫。

羅剎人,最多的出兵力量,也不超過500人。

當然了,康熙也不是吹噓的那麼聖明。

至少,噶爾丹死後,康熙就沒有吸取準噶爾的槍比大清厲害的教訓,讓大清的火器營始終裝備的是落伍了的鳥槍,

而不是早就問世了的燧發槍。

實際上,康熙早就玩過了燧發槍,也見識過南懷仁仿造的英國大艦炮的厲害。

偏偏為了旗人的私利,康熙並沒有在八旗兵和綠營兵裡,採用更先進的軍事裝備。

玉柱領兵在外,自然不想得罪狠了地頭蛇。

見揚古裡嚇跪了,玉柱就說:“揚總管,皇上的旨意不好違背啊。少了馴鹿,就只能用別的物資來彌補了。不然的話,我也不好在皇上的面前,替你美言不是?

揚古裡見來了轉機,趕緊陪著笑臉說:“牛羊馬,好皮子,只要您樂意要,我一定盡全力報效。”

說起報效這個問題,不管是羅剎,還是大清,都對邊疆民族,採取徵收皮革稅的辦法。

邊疆的各族,肯定是沒多少銀子的。但是,他們以漁獵為生,手裡有不少的好皮貨呀。

要知道,上等的好皮子,不管是在四九城,還是在聖彼得堡,或是法國巴黎,都屬於硬通貨的概念。

馬革裹屍,整個世界都通用。

而且,索倫部上貢的上等紫貂皮,在四九城裡,完全是搶手貨。只要出現了,就會被一搶而空。

秀雲的家裡,為啥不缺錢花?不就是家裡的皮貨,多得賣不完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