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武衛營的官兵們,在朝鮮幹出了違法亂紀的事兒,朝鮮也有特殊的渠道,奏報到康熙的案頭。

再說了,一支真正精銳的軍隊,在和平時期擾民,不管是不是在本國內,都屬於不可原諒的事兒。

在李遠篤和鄭慶全的陪同下,玉柱騎馬去往朝鮮的王宮前。

走在漢城的街道上,玉柱看到的是,低矮的建築,狹窄的街道,以及面有菜色的草民。

引玉柱注目的是,落在路旁避讓他的所謂轎子,看起來就像是大清的滑桿,簡陋寒酸之極。

據李遠篤的介紹,朝鮮王共有五處宮殿,分別為景福宮、昌德宮、昌慶宮、慶熙宮和德壽宮。

昌德宮,位於正宮景福宮的東側,因此也被稱為“東闕”。

在錦川橋及敦化門相繼落成後,從朝鮮第九代成宗開始的歷代大王都在昌德宮居住,因此,昌德宮也成為擔任正宮用途的宮闕。

昌德宮的敦化門前,朝鮮大王李焞,領著議政府的領議政、左右議政、左右贊成、左右參贊等高階官員們,恭候玉柱的大駕。

玉柱下馬之後,緩步走到仁政殿前,面背朝南。

李焞趕緊領著朝鮮的眾臣們跪下了,恭順的說:“朝鮮下藩,臣李焞,恭請中國皇上聖安。”

“聖躬安!”

行禮已畢,李焞異常客氣的把玉柱,請進了仁政殿內。

出於對天朝上國欽差的尊重,李焞沒敢坐到王座上,而是在王座的臺階下,設定了賓主的座位。

李焞居中而坐,玉柱坐於左側,朝鮮議政府的高官們,則站於右側。

按照慣例,李焞態度恭敬的詢問了康熙的身體狀況,起居狀況等等,玉柱也一一作了答。

官樣文章的繁文縟節折騰完了後,李焞很客氣的說:“玔卿賢弟,遠來辛苦了,小王置辦了薄酒一席,還請賞個薄面,略飲幾杯,如何?”

玉柱不由微微一笑,李焞實在是很謙卑了。

堂堂朝鮮的大王,居然和玉柱兄弟相稱,身段之柔軟,令人心裡格外的舒服。

酒宴擺在了昌德宮後殿的映花堂內。

李焞還真會來事,朝鮮宴客本是分桌的分餐制,他卻吩咐人擺了幾張圓桌,並且,硬和玉柱湊成了一桌子。

玉柱定神一看,嘿嘿,朝鮮的國宴上,居然出現了辣白菜、鹹魚等不入流的菜餚。

而且,菜式看起來很多,菜碟卻甚小,兩三筷子就夾完了。

“玔卿賢弟,如果不嫌棄的話,便喚某家明普哥哥吧?”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李焞忽然有了新的提議。

如果說,李焞此前的恭敬和客套,屬於是尊重天朝上國欽差的必要禮儀。現在,就不大對頭了呀。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玉柱當即提高了警惕,笑眯眯的說:“大王乃是外藩國主,下官安敢如此造次?”

“玔卿賢弟,聽說你要北上剿賊,小王雖然力量有限,卻也必須要奉獻一二的。”李焞當了幾十年的朝鮮王,基本的眼力還是具備的。

他也知道,空口說白話,換誰都會婉言謝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