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急召回京(第1/3頁)
章節報錯
半個月,牛泰回來稟報說,走私火器的洋船,一直不肯靠岸,並且突然駛向了南洋。
沒辦法,三桅洋船的速度,比虎門水師營的戰船速度快得多。洋船成心想跑,
根本就追不上去。。。
三隻能放棄了!
玉柱當上粵海關監督後,既沒有大規模的裁員,又沒有做過多的調整。
大幅度降低了船鈔的收費之後,到港的洋船,與日俱增,絡繹不絕。
而且,報關納稅的形式,被改變之後,洋貨的關稅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在半年內,增加幾十倍之多。
原本,康熙給玉柱提的要求是,一年半內,上交一百萬兩銀子的關稅。
現在,僅僅過去了半年,粵海關收到的關稅,已經超過了九十萬兩。
很顯然,康熙交給玉柱的撈錢任務,必將輕鬆完成。
這個主要是,在詳細的報關單之下,洋船攜帶的洋貨,一目瞭然,導致的稅款自然增長。
降低船鈔之前,到港的洋船,每月僅為十幾艘。如今,每天都有好幾艘洋船,
從印度和南洋過來。
洋商多了之後,難免會頻繁出現商業糾紛和治安摩擦,廣州府不堪重負之下,
告了玉柱一狀。
結果呢,玉柱等的就是地方官的告狀。他順勢上了摺子,向康熙申請,開闢香港那片荒地,作為洋商們的新聚集地。
康熙精通的是政治和軍事,對於海外貿易和怎樣搞錢,自然是要依賴玉柱去辦。
於是,在康熙點了頭之後,玉柱就把香港島,劃為貿易特區了。
洋商們,不許出香港島,華商們則可以自由進出香港島。
這麼一來,原本坐地收錢的廣州十三行,眨個眼的工夫,就被玉柱架空了。
如今的天子南庫,已經變成了香港八十行。
只是,計劃沒有變化快。就在玉柱正要大展鴻圖之時,老皇帝忽然來了旨意,
命他速速回京,續任崇文門監督。
沒辦法,換下了玉柱之後,新任的崇文門監督,顢預無能,坐在寶山上,撈的錢卻一天比一天少。
老皇帝生氣了,索性把玉柱又調回了京城。
歷史上的嘉慶帝,幹掉了和中堂之後,只快活了三年而已。然後,不管是國庫,還是皇帝的私庫,收入都直線下降,很快就入不敷出了。
不管啥時候,人才永遠都是最重要的!
這一次的南下,玉柱最大的收穫是,五十幾個軍官種子,不僅能夠熟練的排槍射擊,而且也達到了一分鐘內四發的優秀水準。
再就是,玉柱提前買下的香港島地皮,在洋商們的爭搶之下,轉手之間,就賺了幾十倍的純利潤。
令人遺憾的是,因為時間太短了,小威廉只是招募來了一批法國的造炮工匠,
造船、造燧發槍和鍊鋼的洋人工匠,一個都沒有。
玉柱離開廣東的時候,愛麗絲的肚子被搞大了,只能留在香港島上,待產。
康熙四十六年夏至的這一天,玉柱的官船,順利的抵達了通州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