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康熙就是讓老四來統籌指揮黃河的防汛。

防汛的差事,老四其實已經辦理過多次,算是很有經驗了。

幾乎與堤壩平齊的滾滾惡浪拍岸的洪水形勢,確實兇險之極。

這種土堤,最怕的就是久泡!

一旦,土堤被洪水泡的時間過久,就很容易內部管湧,導致大堤崩潰。

老四也不是頭一次治水了,他自然看得明白,形勢異常之危急,說不準啥時候,大堤就會垮了。

二話不說,老四當即召集了張鵬翮和汪灝,一起商議對策。

此次過來,老四既是皇子,又是欽差,還是管著工部的太上皇,他的裁決顯然具有決定性意義。

河道總督張鵬翮,主張不斷的加固大堤,堅決不能潰口。

河南巡撫汪灝,則認為,這麼大的洪水,來勢洶洶,大堤顯然是保不住了。

若是突然潰口,肯定會淹死不少人。與其這樣,不如早早的在下游挖個口子,提前洩洪。

老四也是老辦差的阿哥了,他自然聽得懂,張鵬翮和汪灝的主要分歧,其實是棄堤還是護堤?

之所以要在下游決口,這是因為,上游的開封府城,比下游的縣城重要得多。

說白了,就是寧可淹沒下游的老百姓和糧田,也不能讓開封府出大事。

這個其實也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看法,並具備一定的合理性。

張鵬翮是河道總督,修堤和護堤,都屬於他的分內職責。

若是,大堤垮了,張鵬翮的河道總督,也就當到頭了。

當然了,洪水來襲之時,不盡全力去保堤,誰都不知道,大堤能否最終保住,或者說,從何處潰口?

方才,上大堤的時候,玉柱仔細的觀察了一下。

大堤上,徵發來的老百姓,至少有幾萬人。密密麻麻的人群,都在拼命的挑土,夯土加固堤壩。

身後就是家園,一旦被洪水淹沒後,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玉柱也看得出來,老百姓們確實想竭盡全力的保住大堤。

關鍵時刻,老四也猶豫了。畢竟,這麼大的事,一旦決策錯誤,就是無數人的死傷。

玉柱也看出了老四的遲疑不決,也不等老四發問了,主動拱手道:“貝勒爺,下官以為,可以盡力保堤,不過方法卻需要做出大幅度的改進。”

“快說,沒有閒工夫廢話了。”老四眼前猛的一亮,盯著玉柱催他長話短說。

玉柱嘆息道:“若是挖斷了下游的堤壩,雖然保住了開封,但是,損失也是可想而知的巨大。不如,搏一把。先準備大量的草袋,草包,壘起防水牆,以免洪水漫過了堤壩,這是其一。其二,需要馬上徵集布匹等物,找女子來縫製布包。其三,趕緊組織人力,採取手拉手的方式,逐寸檢視堤壩的內側,免得出現內部的管湧,釀成大禍。”

老四並非優柔寡斷之輩,臨危之時,與其眾人皆參與,還不如就聽一人的指揮。

“來人,去把河岸邊的那幾條船,都解了纜,放下去。”老四一張嘴,就把張鵬翮和汪灝給驚呆了。

他們兩個,敢上堤指揮防洪,仗的就是真有個萬一,可以提前乘船離開。

至少,只要船在,他們就不會被淹死。

誰曾想,老四居然要先把船放走了,那不是要了他們兩個的老命麼?

“四爺,萬萬不可。您可是金枝玉葉的天潢貴胄吶,您若是有個閃失,下官怎麼向皇上交代啊?”張鵬翮的反應極快,當即找到了理由,想勸老四回心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