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身邊太監,哪怕是最得寵的梁九功,其權勢也遠遠趕不上李蓮英的五分之一。

梁九功和魏珠,能夠恐嚇外臣,主要還是靠裝神弄鬼的使詐。

這就與和中堂,其實是大致相仿的套路。

和中堂,極擅揣摩上意,乾隆的心思被他看得很透。

犯事兒的官員求上門後,和中堂其實並沒有去找乾隆說情。但是,乾隆處置的手段是從重還是從輕,

皆在和中堂的預判之中。

臣下們犯的事,都被和中堂,完美的擺平了。

這麼一來,和中堂做的就是完全無風險,且異常之暴利的大買賣了。

不僅聲勢大振,而且,信徒們的人數也跟著暴漲了無數倍。

梁九功陰過玉柱好幾次,玉柱都拿小黑本替他記著呢。

不過,玉柱整人的原則,向來是輕易不出手,一旦出了手,就要整得再無翻身的機會。

實際上,這也是官場上通行的原則。

只有蠢貨,才會老是抓寵臣的小辮子,不僅咬不倒,而且自己還會倒大黴。

為了迷惑住梁九功,玉柱就幫著他說了話。

”十八爺,你還是去陪陪皇上吧。回頭啊,我再帶你玩幾樣新鮮的玩意兒。”玉柱想搞定老十八,可謂是易如反掌。

不客氣的說,玉柱“發明”的各種玩意兒,都是老十八從未聽說過的新鮮事兒。

“好吧。”老十八扔下手裡的撲克牌,又摘了臉上的紙條,跟著梁九功走了。

只是,老十八臨走的時候,玉柱故意沒有提醒他一件事。

結果,等玉柱被康熙叫去之後,卻見老皇帝的臉上,貼滿了小紙條。

“蠢才,你把老十八教成啥樣兒了?”康熙沒好氣的怒斥玉柱。

玉柱湊過去,陪著笑臉說:“老爺子,十八爺也是一片孝心呢,想陪著您玩得更痛快些。“

說句掏心窩子的話,魏珠誰都不服,就服玉柱這種睜眼說瞎話的本事。

明明是老十八纏得康熙沒了法子,老皇帝格外的寵著淘氣的小么兒。

到了玉柱的嘴巴里,卻成了小么兒獻孝心了,這也太顛倒黑白了呀。

“汗阿瑪,您找誰來,都不許摘了紙條兒。”老十八仗著盛寵,非不許康熙摘紙條。

康熙被老十八抱住大腿,晃的渾身酥軟,便顧不上玉柱了。

玉柱暗暗感慨不已,俗話說,虎毒不食子。

可是,康熙二廢太子後,對待太子的手段,可謂令人不寒慄。

據史書記載,為了防範太子和外界的聯絡,幽禁的鹹安宮都被封死了。只在門上留了小洞,方便遞東西進去。

誰敢開大門,就要誰的腦袋。

這就叫作愛之慾其生,恨之慾其死也!

如果不是礙於死後的令名,康熙絕對有殺了太子之心。

等父子鬧夠了,康熙這才想起了玉柱,誇道:“老十八跟著你之後,笑聲都比以前多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