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亂成一鍋粥,連鄭芝龍都撤到雞籠山,蕭巡撫早已讓錦衣拿下,押到京城議罪,

陸長樂現在不缺錢,缺的是門路。

徽商是傳統大商幫,跟朝中很多大臣關係密切,也暗中扶持了不少朝中要員,為他們商業保駕護航,這種事,找程立業最合適不過。

現在的崇禎,肯定被錢弄得焦頭爛額吧。

程立業只是思索片刻,很快點頭答應。

都不是難做到的事,特別是捐納,陸長樂本來就民團總練,這次帶民團馳救長樂城,把聲勢浩大的混天魔王都滅了,這可是實打實的功勞,

就是不捐納,稍加運作一下,升官一點問題都沒有。

提完請求後,陸長樂和程立業坐在一起商議,主要是商量剛才那些事的一些細節,一直聊到傍晚才結束,

當晚,陸長樂又在設宴好好招待遠道而來的程立業。

第二天程立業走時,帶走了幾箱金銀珠寶和三百塊新趕製出來的鏡子,還有陸楊兩族的五百婦孺兒童,對外宣稱是出外求學。

送走程立業後,陸長樂把楊正保、二叔公、甘輝和陸晉遠找來,商量開發延平府的事情,

最後決定由陸晉遠和楊正蒲帶隊,楊啟軍、楊啟義各領一千人進駐延平府,一邊收攏百姓,一邊為開發延平府保駕護航,

陸長富從苦工營抽三千人到延平府,一部分挖鐵礦,一部分挑選肥沃的土地耕種,

畢竟現在要養一個規模達到五千人的保鄉村。

陸長樂一時走不開,長樂縣剛剛接手,很多事還要處理,

造船坊、鐵匠鋪、火器坊、鏡子加工坊這些,都要跟進,招兵練兵,也要不定時盯著,

還要幫忙陳七、柳如風擴大收集情報的隊伍,宣傳報紙的製作等等,

要做的事太多了,多到楊璇都翹起嘴巴,說陸長樂沒良心。

人到手了,其它事就不想理了,對成親的事一點也不上心,陸長樂也理虧,哄了很久才讓小妮子轉怒為喜,

沒辦法,籌備婚禮的事,只能交給二叔公和楊正保了,

二叔公沒得說,老胳膊,籌備起族長的婚事,比誰都積極,

也不知有什麼好談的,經常跟楊正保一聊就聊半天,據說已經聊到生男孩取什麼名字好,生女兒娶什麼名字好的階段,陸長樂聽到只是無言。

任由兩位老人家折騰。

寶貝女兒出嫁,老父親楊正保操碎了心,忙完族裡的事,就準備女兒出嫁的事項,每天都忙得團團轉,

對他來說,再累,心裡也是甜的。

長樂縣很多老百姓的心情,跟楊正保差不多,累而快樂著。

除了衛所的軍囤田,那些無主的田地,陸長樂都讓衙門的人丈量出來,長樂縣沒有田地或田地不夠耕種的家庭,都可以向官府申請租用,按官田的賦稅的八成交納即可,除了田賦,沒有其它的費用。

其實大明的田賦並不高,朱重八是貧農出身,深知老百姓的苦處,在制定田賦時,定得很低,即使明末國庫空虛,加了幾次稅,老百姓還能承擔得起。

很多老百姓不堪重負,主要是俸祿過低的官員,為了增加收入,橫徵暴斂,像淋尖踢斛、跑腿費、茶水費、銀耗等種種手段,讓老百姓實則的負擔倍增,這才難以為續。

陸長樂知道老百姓擔心什麼,早早做好相關宣傳,

不用押金,也不用提前交賦稅,有困難的家庭,還可以賒種子,一經推出便大受歡迎。

出了縣城,放眼望去都是為春耕忙碌、幹得熱火朝天的百姓,到處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喝水不忘挖井人,一時間陸長樂的聲望再創新高,無論去到哪裡,都有人恭恭敬敬叫一聲陸總練,

也有更多的百姓願意把自家的兒子送進保鄉隊或民團訓練,

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都對陸長樂表示感激,一些土豪劣紳,他們平日肆意提高田租、欺壓百姓,老百姓為了生活,敢怒不敢言,

有了租子更低的田地,也就沒人再租土豪劣紳的田地,

很多土豪劣紳面臨有田地沒人耕種的困境,可他們再恨陸長樂也沒用,陸長樂人多勢眾,還有官身,真不怕他們。

就盼著他們鬧點事,藉機把他們都清算。

於是,長樂縣的土地的價格一跌再跌,圓了不少百姓買田置地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