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 各有算計(第2/3頁)
章節報錯
“只是什麼,這裡沒有外人,陸公子但說無妨。”
陸長樂有些擔心地說:“在福建這一畝三分地,就是孩童都知是鄭總兵說了算,蕭巡撫的話能好使嗎,對了,聽說蕭巡撫的任期將滿,年底就回京述職,就怕...他收了錢不辦事啊。”
“非也非也”範三撥搖搖頭說:“陸公子醉心學問,對官場的事知得不多”
“請瓊標兄賜教”陸長樂很謙虛地問道。
範三撥乾咳一下,很快解釋:“福建的確是鄭總兵說了算,不過鄭總兵掌管海防、治安,民事還是由朝廷官員管理,這是鄭總兵和朝廷方面達成的默契”
“蕭巡撫期限將滿,不假,離任前多弄點錢,也是人之常情,管他走不走,只要把官身落實下來,管他下一任巡撫是誰。”
這話說得很有道理,陸長樂無言以對。
“不知可以捐納到什麼官職?價錢方面...”
“陸公子想捐納什麼官?當然,官越大、職位越重要,要價也越高”
陸長樂想也不想地說:“當然品階越高、越威風就越好,錢不多,能捐納一個縣令就心滿意足了。”
“一縣之尊?只怕有點難。”
一個小小的童生,還想一躍成為七品縣令,還真敢想。
“要價多少?有準數嗎?”
“不低於六千兩,還有,像這種官職,沒有實缺,都是虛職,也沒有俸祿,陸公子一定要考慮清楚。”
陸長樂吃驚地說:“不會吧,六千兩白花花的銀子,就得一個虛職?”
“大多是虛職,也有一些是有實權的,總之一分錢一分貨”
於是,二人就官職、實權和價錢開始細聊起來。
陸長樂有意文職,大明是文尊武卑,
範三撥得到文先生授意,勸陸長樂弄個武職,
對範三撥來說,手下幾千族丁、手握兵權的陸長樂,更符合他們的利益。
在範三撥再三勸說下,陸長樂“勉強”同意福州民團總練的一職。
主要是便宜、有品階,手裡也有權力。
所謂民團總練,源自嘉靖年間,當時海盜、倭寇肆虐,
朝廷有大臣的提議下,號召老百姓團結抗倭,由鄉紳出面,召整合年壯丁自發抵抗,
成了規模後,為了方便管理,又派人下來節制那些抗倭民團,領頭人稱為民團總練。
民團總練的地位有些特殊,不是正規的官制,但它又受官府承認,
是特殊時期出現的特殊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