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 我要做官(第1/2頁)
章節報錯
陸長樂猶豫一下,很快說:“我想捐個官身,不知瓊標兄有門路嗎?”
“捐個官身?”範三撥有些意外地說。
“是啊,有了官身,不用害怕讓人欺凌,還可以光宗耀祖,我有誓願,沒有官袍加身,決不取字。”
很快,陸長樂又補充:“不瞞瓊標兄,我這個族長是老族長指定,雖說順利坐上,但族裡還有些人口服心不服,要是有了官身,看他們誰敢說半句不是。”
原來這小子不僅好色,還有官癮,難怪成年禮都行了這個久,連個“字”都沒有,
他叫自己瓊標兄,自己只能叫他陸公子。
也好,弱點越多,越好控制。
範三撥心中大定,不動聲色地說:“有志氣,不知陸公子想捐什麼官?”
土木堡之變後,大明朝陷入前所未有的危局,為了籌措資金,遂於景泰元年( 1450 )正式宣佈實施捐納政策,凡是捐輸米豆二百五十石、穀草二千束、秋青草三千束、鞍馬十匹任何一項,就可以獲得冠帶,
捐納一開,那些有錢無名的地主、富商紛紛慷慨解囊,迅速解了國庫的危機,
嚐到甜頭後,很難再住手,不僅官員把捐納視作撈錢的手段,就連皇帝都公開買官封爵,
天啟年間,吏部尚書、閹黨成員周應秋被稱為“週日萬”,就是因為周應秋在掌管吏部、官員升遷之時,公開按官員的職位索要金錢,每天都能受賄一萬兩白銀
到了崇禎上位,國庫空虛,入不敷出,貪腐之風延續下來,
官吏們原先行賄用銀子,後轉變為金子,再後來就用光燦奪目的珍珠替代,
人稱“白變黃,黃變白”。
陸長樂想弄個官來做,範三撥一點也不意外。
“不知長樂一縣之尊,需要多少銀兩打點?”陸長樂一臉期待地問。
七品縣令?
一個小童生,還想七品縣令,想屁呢。
範三撥都想笑了,花錢捐納謀個官職不假,不過都是虛職,或是有名無實的職位,
真能買個七品縣令的實職,自己早就買了,哪裡還輪得到他。
“這個,難說”範三撥搖搖頭:“行情時時有變,有一點可以肯定,捐的錢越多,得到的官職越大,不知陸公子籌備了多少銀兩?”
說到錢,陸長樂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慚愧,最近族裡的事太多,入不敷出,若不是瓊標兄幫忙,估計飯都吃不起”
“其實我想找瓊標兄借點,利息好說,待到官位到位,撈到錢再償還”
範三撥的老臉抽了抽,差點沒爆粗。
又想空手套白狼,還要點臉嗎?
平日吃喝玩樂全是蹭的,明明兜裡沒錢,還要睡最好的花魁,
賒欠了那麼多米麵、肉,什麼時候清帳一句也不提,
想當官還想自己替他出錢,
世上怎麼有那麼厚顏無恥之人。
不是文先生說不計成本拉攏,範三撥真想一腳把他踢飛。
強忍心中的不屑,範三撥想了想:“陸公子都開口了,瓊標先打聽一下行情”
“有勞瓊標兄”陸長樂拱拱手說:“這事成了,以後瓊標兄的事,就是我陸長樂的事。”
一個多月的相處,範三撥在福建的產業、人員架構還有運作差不多摸清,
等他把自己官職弄下來,差不多可以收網。
為了讓範三撥盡心,自己也得表表“忠心”。
“哈哈哈,好說,好說”範三撥哈哈一笑,再次舉杯。
心情好啊,這個陸長樂,一步步淪陷,完成文先生的任務指日可待,
遼東方面傳來加急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