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 大玉川茶葉店(第1/3頁)
章節報錯
陸長樂趕在城門關閉前,順利進入長樂縣城。
入城後,花了二十文錢,在旅舍租下一間單房。
這是陸長樂第一次來長樂城,不過對它並不陌生,
前身沒少來縣城尋歡作樂,早就輕車熟路。
陸長和、陸長真、猴子幾個一邊拍著蚊子、一邊咬著自帶的粗蒸餅在心裡咒罵陸長樂時,
陸長樂在旅舍裡點了兩個小菜,一邊吃一邊跟旁邊閒著的店夥計閒聊。
五文賞錢扔下去,店夥計很熱情,有問必答。
旅舍人來人往,什麼人都有,跟夥計打探訊息最合適不過。
第二天一大早,陸長樂就在城裡打轉了。
實地考察,尋找商機。
從五代十國代起,福州一直是福建的首府,
長樂縣近海,位置優越,有天然深水港,從中扮演重要角色。
當年鄭和艦隊選擇長樂縣太平港作為停泊基地、物資採辦地及開赴西洋的起點。
鄭芝龍歸順後,政治、經濟、文化開始向他的老家泉州轉移,
福州比以住冷了許多,長樂縣也沒有當年鄭和下西洋時的盛況,
從規模看起來,長樂縣只算是一座中等規模的城市,
好在交通便利,又遠離戰爭,商業還算繁榮,
偶爾有金髮碧眼的夷人經過,城中百姓也見怪不怪。
鄭芝龍掌控福建後,到福建經商的夷人也越來越多,
朝廷的海防法令對手握重頭的鄭芝龍來說,就是一紙空文,
內憂外患的大明朝,對鄭芝龍的所作所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各地的叛亂和建虜已經焦頭爛額,實在抽不出手敲打鄭芝龍,
為了讓鄭芝龍出兵剿匪,還不斷給鄭氏一族升官晉爵。
陸長樂感嘆一下,很快把心思放在賺錢上,
弄一筆快錢幫族裡渡過難關。
走著走著,陸長樂突然在一間茶葉店前停下了腳步。
大玉川茶葉店。
總感覺這店名有些熟悉,好像在哪裡看過,再細看那牌匾,
看到牌匾右下角“範氏商行”四個小字時,終於想起來了。
山西介休商人範永斗的產業。
範永鬥表面身份是一個商人,應該說是一個包裝很成功的商人,人們對他的評價是“賈於邊城,以信義著”。
誰也沒想到,這個信義出名的商人,是一個通敵賣國的漢女幹,
把大明的情報和建虜急需的物資源源不斷運到關外,大發國難財,
由到功勞很大,建虜得取天下後,還封他為皇商。
沒想到在長樂縣城看到他的產業。
也對,福建盛產優質茶葉,茶葉是草原民族最喜愛的商品,
範永鬥是一個精明的商人,肯定不會放過。
這間大玉川茶葉店的規模還不小,掌櫃和夥計加起來有七個人,剛才聽跑街的夥計說,大玉川還有自己的茶山。
停留了一小會,陸長樂還是走了。
大玉川茶葉店和範氏商行的事先放下,想辦法解決陸氏一族的燃眉之急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