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議論得正熱鬧,老祖宗突然乾咳一聲,一臉嚴肅地說:“嘴巴緊點,小心隔牆有耳,那些大事還輪不到我們這些平頭百姓憂心,還是說正事吧。”

這天,還是大明的天,

什麼話都敢說,傳出去,抄家滅族也有可能,老祖開口制止。

太祖建國到現在,動盪多少次了,

就以土木堡之變為例,多少人說大明朝要沒了,

多少年過去了,龍椅上坐的天子,還是姓朱。

鬧得再亂,只是暫時的。

現場再次沉默下來。

二叔公有些沉重地說:“族裡真的沒錢了,這次打發官兵的車馬費,大部分是老祖宗墊的錢,把老祖宗的家底都掏空了。”

陸晉遠咬咬牙說:“就是不交,看他們能把我們怎麼辦,把我們都抓了,還省下飯錢呢。”

“想得倒美”四叔公搖搖頭說:“青陽村不就是例子嗎,人抓去,家也被抄,再說了,你年輕力壯不怕,女人和孩子被抓去怎麼辦?”

肥伯有些無奈地說:“老天爺不賞莊稼人飯吃,收成一年比一年少,稅賦卻一年比一年多,田地越來越不值錢,就是想賣也賣不了好價錢,族裡值點錢的,就是那片茶山,要不...”

話還沒說完,慶二爺斷然拒絕:“不行,茶山傳了多少代了,那是留給子孫後代的,絕不能在我們這一代丟了,要不然死了,誰也沒臉去見先人。”

長樂縣是方山露芽的產地,陸氏那座茶山能產方山露芽,價值不菲。

方山露芽,那可是貢茶。

不誇張地說,福州陸氏能有今天,那座茶山功勞很大。

陸晉青左右看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說:“老祖宗,我有一個提議。”

“有話就講,有屁就放”老祖宗沒好氣地說。

所有人都把目光落在陸晉青身上,看看他有什麼主意。

陸晉青嚥了一咽口水,有些猶豫地說:“鄭家不是一直勸人搬到雞籠山嗎,搬去的人不僅免三年稅賦,還給種子和牛,要是我們搬去,欠下的稅銀不用繳,還能得到牛和種子,一舉二得。”

“對了,鄧老九說了,普通人家搬到雞籠山,五戶人一頭牛,要是我們福州陸氏搬去,三戶就給一頭牛。”

“誰要去誰去,我這把老骨頭生在這裡,要死,也死在這裡。”老祖宗想也不想,斷然拒絕。

雞籠山就是福建對面的臺灣,古代人又稱夷州、琉求、東番等。

鄭芝龍歸順大明朝後,一直招人去開發臺灣,擴充自己的勢力,

這件事得到前任巡撫張肯堂的認同和支援,這些年雞籠山的發展很快。

至於鄧老九,是鄭家的說客。

“人離鄉賤,這根不能丟”二叔公第一個認同。

慶二爺有些不屑地說:“什麼鄭總兵,不過披了一身官皮的海盜,能跟你講道理守規矩?說不定哪天不高興,一刀就削了你的腦袋。”

“只是提一嘴,我也沒真想去”陸晉青連忙解釋。

老祖宗、二叔公、慶二爺這三個核心人物一表態,肥伯也不敢多言。

眾人一連想了好些辦法,連借利子錢的法子都說出來,還是不行。

主持會議的二叔公扭頭看看老祖宗,只見老祖宗把目光落在陸長樂和陸長富身上,

二叔公猜到老祖宗的心思,轉過頭對兩人說:“長富,長樂,你們都是族裡出色的後生,現在族裡遇到困難,有想到解決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