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解決武器生產、供應和升級換代後,陸長樂的重心馬上放在招兵買馬上。

一口氣把保鄉隊的規模擴大一倍,人數達到一萬二千人,

主要是從各民團中挑選,苦工營中表現良好的,也在挑選的的行列,

還在流民中挑選了八百人。

現在每天都有運送流民的船在福州各地碼頭停靠,也有災民透過各種方式進入福建避難,

陸長樂是來者不拒,一邊讓陸長富把他們妥善安排,一邊讓陸晉遠帶人接管福寧州和福寧府的防務,

理由就是大鬧延平府、福州府的化地龍劉大陽曾在兩地出現過,

一接受防務,陸長樂馬上向當地官府索要剿匪的錢糧,

動輒幾千人的錢糧,官府哪能拿得出,大多象徵性湊一點,

錢糧不到位,陸長樂就有理由把官田、無主田地、軍囤田徵用,再租給有需要的人,

設在碼頭、渡口、關鍵路口的關卡,派人全面接管,對路過的貨物徵收稅費,

田地那點稅收只是毛毛雨,商業才是大頭,特別是大明的海貿集中在福建,

靠剿匪弄錢、靠賣商品賺錢,用自己的錢去補貼保鄉隊,

解一時之急還行,肯定不能長久,

倉庫的金銀摺合還有幾十萬兩,陸長樂還是儘可能增加收入,

那些官員、鄉紳滿不滿意,陸長樂一點也不在乎,

奏摺隨便上,自己也不攔著,反正朝廷現在是鞭長莫及,

松錦一戰敗了,明朝要錢沒錢、要兵沒兵,沒有能力再阻止建虜入關,

張自成和張獻忠,快把天都捅破,哪裡還有精力管自己。

控制半省之地,地盤大了,人手多了,事情也變得多了起來,

什麼事都找陸長樂,陸長樂被那些事弄得不勝其煩,

把甘輝、陸晉遠、楊正保、楊正蒲、楊正樹、陸長庚、陸長富、陸晉東等核心召集一起,

商量半天后,最後決定改組,成立兵房、戶房、商房和後勤房四大部門,

兵房主管軍事,陸長樂沒假手他人,自己擔任主事,甘輝負責保鄉隊,陸晉遠負責新建的水師,陳七負責情報組,

陸長威、陸長和、陸長勝、楊啟軍、楊啟義、柳如風等人也安排到關鍵職位;

戶房主管轄地內財政、治安、人手分配、招收流民、吸納人才等事項,由楊正保擔任主事,肥伯、陸晉青、楊正樹作副手;

商房主管商業貿易,包括採購和售買,主要目的就是增加收入,由鄭正蒲負責,陸長庚作副手;

後勤房要管的事也很多,像醫療組、物資儲備、應急等,哪裡需要就往哪裡放,陸長樂交給表現得越來越好的陸長富負責。

至於二叔公、慶二爺、福州楊氏族老楊太鬆、楊太茂等那些威望高的族老,陸長樂給他們監察員的身份,哪個做得不好,他們都可以提出意見。

改組後,作為核心的陸楊兩族成了絕對贏家,

當然,為了平衡,像閩安王氏、嘉和王氏、連江陸氏這些最先投靠勢力也會優先安排。

分完工,參與會議的人,一個個都樂開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