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有些愧疚,總督大人待自己這麼好,

衣食住行都照顧得非常周到,各種材料不要錢一樣隨便測試,

這麼久還沒造出來,辜負他的期待,

都說士為知己者死,

自己還得再加一把勁才行,

心裡暗暗下決心,嘴上也沒停下,開口說:“總督大人,小老突發其想,造出一個巧臼炮,測試了一下,威力竟然還不錯,特請總督大人來看看。”

“巧臼炮?新武器嗎?好,一定要看。”

宋應星這種大牛人也說不錯的武器,肯定差不到哪裡去。

很快,陸長樂一行隨著宋應星到後山的測試場。

宋應星早有準備,讓徒弟搬下一個大木箱,親自開啟取出組裝,

一邊組裝,一邊解釋:“那天小老測試槍管的承受力,把管的一頭封住,裡面放上火藥,發現槍管像小型火炮一樣發射”

“這方式有點像我們經常用到的臼炮,小老突發其想,若是把臼炮和遂發槍的子彈相結合,能產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於是我弄了這個升級版的巧臼炮”

“說它巧,主要是它全部重量才三十斤,一個強壯的將士可以輕鬆攜帶”

“在管底設定一撞針,透過撞針來引爆炮彈”

“這裡引鑑總督大人的絕妙構思”

“小老測試過了,最遠曾打出三里地”

“最巧妙的是,還可以透過調節高度,它可以攻擊佛郎機炮打不到的敵人”

《仙木奇緣》

“例如敵人躲在一塊大石後,佛郎機炮只能平打,夠不著,但巧臼炮可以透過調整角度,從空中掉到他們的身邊。”

宋應星絮絮叨叨地解釋著,陸長樂的眼睛都瞪大了。

神了,這巧臼炮,不就是簡易版迫擊炮嗎。

臼炮是一種炮身短(口徑與炮管長度之比通常在1:12到1:13以下)、射角大、初速低、高弧線彈道的滑膛火炮;其射程近,彈丸威力大,主要用於破壞堅固工事,

其炮身短粗,外形類似中國的石臼,因此在漢語中被稱為“臼炮”,

臼炮最初出現於13世紀,當時僅限於發射石彈,

到了明清時期,臼炮還在發揮作用,

有史料可查的,有造於1377年的大口徑轟城炮,

還有1690年所制的威遠將軍炮。

一句話,臼炮就是迫擊炮的前身。

牛人就是牛人,宋應星的奇思妙想,

把這個原來在19世紀才出現的神器,提前二三百年面世。

估計與陸長樂把燧火槍弄出來有關,

對宋應星來說,已經很厲害了。

真不能小視古人的智慧。

“總督大人,總督大人,要不要測試一下?”宋應星有些糾結地說。

自己說得眉飛色舞、口若懸河滔滔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