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四方雲動(第2/5頁)
章節報錯
每日要處理的事太多,要是每件大事都朝議,
有可能一年半載也沒討論出一個結果,
為了提升效率,也為了事情向自己心中方向發展,
重大提案在朝議前,皇帝和重臣先商議,達成共識,
這是君臣之間的默契,
也避免君臣之間產生巨大的隔閡,
像突然丟擲一個很難讓人接受的提議這類,
不是沒有,很少。
吳甡、魏照乘和陳演看完,大驚失色,眼裡都是不敢相信的神色,
沒想到三個月不到,福建竟然變天了。
四人中只有周廷儒最鎮定,他一早在董廷獻哪裡得知這件事。
董廷獻是周延儒最信任的幕僚,最擅長出謀劃策,
程氏商行的人找到董廷獻,請董廷獻出面,幫陸長樂爭取福建總兵的位置,
不是白幫忙,
董廷獻收到三百兩黃金、十顆上等東珠,
周延儒收到黃金三千兩,還有一份田莊的地契,
田莊有田八百畝,還是上好的水田。
禮太厚了,這件事操作起來也不難,周廷儒很難拒絕。
吳甡看完,對崇禎行了一個禮說:“皇上,依微臣之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陸長樂掌管福建,怎麼也比鄭芝龍強,鄭芝龍上岸這些年,依舊是匪氣不改。”
“臣附議”陳演開口附和:“鄭芝龍棄福建百姓而去,以至福建群匪四起,鄭鴻逵縱兵在漢口搶掠、鄭芝豹殘暴好殺,鄭氏子弟在福建橫行霸道、魚肉百姓,狀告他們的狀子堆積如山,早該收拾他們了。”
陳演在漢口開了一間客棧、一間綢莊,交給親戚打理,
本想補貼家用,沒想到讓鄭芝豹搶了,
有苦說不出,這時正好踩他一腳。
魏照乘嘆了一口氣,搖搖頭說:“從駱指揮使的密報來看,陸將軍在福建頗得民心,行事還算規矩,福建由他掌管,肯定比鄭芝龍要好,只是請求朝延撥款建啟,這肯定不行,現在國庫...很緊張,實在拿不出錢了。”
戶部是朝廷的錢袋子,需要花錢就找戶部尚書,
打仗要花錢、撫卹要花錢、賑災要花錢、獎賞要花錢、修皇陵要花錢、官員的俸祿要花錢,
戰事多,反賊也多,各地送到國庫的稅銀很不穩定,
十個鍋七個蓋,當家的才知柴米貴,
特別是像崇禎這種多疑、小氣又喜歡甩鍋的皇帝,
別說一個尚書,就是內閣首輔換起來比換衣服還快,
就像戶部尚書為例,現在才是八月,魏照乘已是今年的第三任戶部尚書。
崇禎頭也不抬地問道:“周愛卿,依你之見,此事應該處置?”
周延儒心裡一個咯噔,很快面不改色地說:“回皇上的話,老臣以為,無論平賊將軍還是福建總兵鄭芝龍,都是皇上的臣子,沒有皇上的首肯,擅自行動,太放肆了,應把陸長樂召到京城論罪。”
心裡幽怨啊,
奉旨復出,剛開始,有事或要用到自己時,都是叫先生,
因為陳新甲那事不配合,馬上改成周愛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