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有些大,黃袍加身,你信嗎?”

“我有些不信,畢竟,正史《太祖實錄》裡沒有記載。”

“《太祖實錄》就是宋朝官修的,也就是自己修的史,這裡面有沒有美化,誰知道。”

“那你相信?”

“這個,我們想一想,推理一下。”

雖然陳凡在直播間裡的時候所說一切都只不過是他的猜測。

但陳凡所說的【黃袍加身】四個字,好像是有什麼魔力一樣,卻是讓一眾網友止不住的一直唸叨。

“黃袍加身,黃袍加身……按理來說,後周皇帝不可能禪位於趙匡胤的。”

“對,我也認為。”

“這在當中應該使用了一些武力,甚至是威脅手段。”

“很有可能。”

“既然如此,那趙匡胤這個皇帝得來的,也就名不正言不順了?”

“雖然名不正言不順,但他已經做了皇帝,已經成了事實,你也沒辦法。”

“我們是沒有辦法。但……我們再換一個角度想一想。趙匡胤他之前是後周的節度使,也就是一位帶兵的大將。他當了皇帝之後,是否會考慮其他人會不會學他這麼幹。”

“咦……”

“萬一其他人也學他來一個黃袍加身,那怎麼破?”

不自覺,有粉絲竟然用上了陳凡之前所說的“黃袍加身”。

因為這四個字所含的資訊簡單明瞭,一下子就能讓大家明白,所以也直接用起來。

“我靠……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這一說。

一眾網友卻是瞬間醒悟。

為什麼大宋至北宋建立到南宋以來,一直都是重文輕武的政策?

哪怕歷經幾十個皇帝,每一個皇帝都是這樣的考量,這是為什麼?

此前很多史學家也搞不清這個道理。

按理來說,不太可能啊。

你說一個皇帝是這樣,但所有皇帝都是這樣……看起來他們是商量好了的?

可就算如此,一眾皇帝又怎麼會形成這樣的默契?

之前找不到答案。

現在……應該找到了。

那就是他們的太祖皇帝趙匡胤,他自己在當上皇帝的時候,直接就是黃袍加身。

他能這樣當上,他會想,其他武將也可能會來個黃袍加身。

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