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屈子這個稱呼。

在這個世界,屈子是與孔子差不多地位的存在。

不用說。

當央視官網只是稍稍透露,無數粉絲又一次沸騰。

“屈子,竟然是屈子。”

“我說還能做什麼節目能夠超過唐詩三百首,原來是屈子啊。”

“好吧,這期節目又得爆。”

對於屈子。

無數人都是無比的膜拜。

只是膜拜之餘,不少人也有一些疑惑:“屈子牛逼是牛逼,但關於屈子的很多故事,大都是傳說……不知道陳凡老師會怎麼講屈子?”

“嗯,屈子的時代離我們太久遠了,不只是他的一些史料。關鍵的是,我們的楚辭失傳了。”

“對,不知道陳凡老師會不會提及楚辭。”

其實楚辭這個世界是有的。

但這個有,他只是楚辭體。

這個楚辭體,那就是仿照屈原所作楚辭創作出來的一些詩歌。

但事實上。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他們只認可屈原的楚辭。

只有屈原的楚辭,才是真正的楚辭。

就像前世的《蘭亭集序》。

不管那一些贗品仿寫的《蘭亭集序》再牛逼,人們都不認可。

人們只認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但可惜的是。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與屈原的楚辭,都失傳了。

也就是說。

哪怕就是現在,所有人都不知道屈原寫的楚辭,到底是什麼。

“兄弟們,我有一種預感。”

“什麼預感?”

“說不定這一次特別節目,陳凡老師可能會拿出屈原的楚辭。”

“不可能吧,屈原的楚辭早就失傳了,他去哪裡拿?難道是自己創作?”

“陳凡老師的水平很高,自己創作的話,還真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不過,我覺得陳凡老師不會這麼做。”

“我也覺得。”

不少人點頭。

只是,這人又說道:“你們啊,難道沒想過另一個問題嗎?”

“什麼問題?”

“難道陳凡老師就不可能讀過屈原的楚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