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李賀來了……(求訂閱)(第1/5頁)
章節報錯
“爽,今天聽得爽。”
“邊塞詩果然不是一般的詩可以相比的,就氣勢這一點,那可是足足的。”
“我感覺,今天晚上是睡不著覺了。”
“我也覺得,反正腦海裡面,只是一想便是這一些詩,感覺整個人都沸騰起來了。”
“那如果我說,除了王昌齡和王之渙之外,陳凡老師又講了兩位邊塞詩人呢?”
“我草,你這是要人老命啊。”
好吧。
今天晚上,大家都不要睡了。
在王昌齡和王之渙之後,某些粉絲也在快抖上公佈了兩首作品。
其中一首是詩人“岑參”的,他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當真是寫得讓人蕩氣迴腸。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這裡的武判官,就是白居易時期當朝宰相“武元衡”的父親“武就”。
同時這位武判,也是武則天的曾侄孫。
這首詩即是一首邊塞詩,也是一首送別詩。
當時的“武就”接到朝廷公函,必需立即回京。
於是做為朋友的“岑參”就寫了這一首送別詩。
而詩裡面這一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則成為了千古名句。
也成為了雪景當中最為巔峰的一首詩。
當然。
除了這一句之外,整首詩寫得也是非常的大氣,將邊塞士將的風骨寫了出來。
只要讀個幾遍,真的感覺血液都與這首詩融為一體,彷彿來到了邊塞。
“啊啊啊,我靠,真要睡不著了。”
“妹喲,凡哥這留一手留出了天跡。”
“不過,我喜歡這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回頭我拿這句詩去考一考大家,大家肯定會說,哇,這梨花景緻太漂亮了。”
“噗……要不要這麼無恥啊,不過,我喜歡。”
已經是晚上的12點,大家仍是睡不著,不時討論著。
“哎,不是還有一位叫高適的嗎?”
“高適,誰啊?”
“之前不是有位主播說過,三位邊塞詩人,王昌齡,王之渙,還有一位叫高適的。”
“哦,哦,我也記起來了,這位高適不知道是何方神聖,有沒有什麼大作?”
不得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