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面這一位,就是我們這一期節目當中最後一位詩人了。之所以將他放在最後一位,那就是我認為,他可能是唐朝所有詩人當中最為幸福,最為順利,最為高壽,最為讓人羨慕的詩人。這個人,就是賀知章。”

說到最後一位,陳凡這會兒也是流露出羨慕的眼神。

要說這位詩人。

他流傳在世的唐詩並不多。

但他的人生,才活的最為自在。

“賀知章是江浙人士,他在30歲的時候考中狀元。不過,雖然狀元很風光,但在此後的幾十年裡,賀之章都只是一個正七品的小官。但哪怕如此,賀之章也並不是很在乎,他在這個品階裡面一干就是差不多30年。直到60歲左右的時候,朝廷這才開始提拔賀知章。一路,賀知章做到了正三品高官。”

“應該來說,賀知章這一生當中沒有遭受過任何的打壓。雖然身在朝廷,但他從來不拉幫結派,他廣結好友。不管是公卿元老,還是百姓平民,他都相談甚歡。他也沒有表現過對於現實的任何不滿。他就像一位知足常樂的老農一樣,沒有任何抱怨。就連他寫的詩,也是充滿著生機勃勃,一片希望。”

此時。

在陳凡的介紹下,飾演賀知章的詩人走了出來。

鏡頭裡面出現了一顆柳樹。

對著柳樹,詩人念道:“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這就是賀知章的《詠柳》。

這樣的詩歌就像兒歌一樣的,那麼的順暢,自然,非常的閒靜。

“晚年的賀知章就像一位老玩童,他喜歡喝酒,還自稱飲中之仙。他還不擺架子,當時有一位年輕人李白求見知章。兩人的身份相差40歲,但是,賀知章仍是將李白當成是小兄弟一般,還說他的詩寫得太好太好了,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詩。因為兩人又都喜歡喝酒,有一次賀知章又請小兄弟李白喝酒,可等喝完酒後才發現沒帶錢。隨即,賀知章就將腰間的金龜袋解了出來,以當酒錢。”

此時,陳凡解釋了一下金龜袋。

這種金龜袋是當時朝廷給各個品級官員發放的飾品,用來證明官員的身份及品級。

“也正是因為賀知章的推薦,最終李白這位沒啥功名的小兄弟在賀知章的推薦之下,得到了唐玄宗的賞識,供奉翰林。具體的職務就是給玄宗寫詩娛樂,陪皇帝聊天。”

在陳凡一邊解釋當中。

另一邊鏡頭之下,飾演賀知章的演員卻與另一位飾演李白的演員豪情飲酒,相談甚歡。

兩人年齡雖然相差40歲,但兩人的交流卻一點也沒有阻隔。

“晚年的賀知章自號四明狂客,後人又稱他為詩狂。但說是詩狂,他卻一點也不狂。在朝中當官幾十年來,基本上賀知章沒有任何仇家,朝廷當中一路官員先後被貶,賀之章一路相安無事。不但無事,而且還連連高升。甚至,就連他的表兄貶了好幾次,賀知章仍得到朝廷的充分信任。”

“80多歲時的賀知章生了一場病,這場病後,賀知章便十分的想念家鄉。於是賀知章就向玄宗上書,希望能告老還鄉。玄宗欣然答應了賀知章的要求,並且,唐玄宗還舉行了一場盛大酒宴以此對賀之章踐行。據說,這一場酒宴,整個大唐幾乎所有知名的文人雅客都參與了。而當賀知章真正要回家鄉的時候,當時的太子還流出了眼淚,對於賀知章十分的不捨。離去之時,看著賀之章的背影,太子腦海裡面一直都是當年賀知章陪他讀書的模樣……”

如果要說風光。

賀知章這場宮廷之宴,可謂是所有詩人最高的一場榮譽了。

此時。

畫面當中,那位飾演賀知章的演員也慢慢變得老去。

他柱著柺杖,一邊走,一路看著家鄉的風景。

離鄉50多年,此時再度回來,當年記憶裡的家鄉與現在有了許多的不同。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