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試問天上仙人,誰敢來此人間……(求訂閱)(第2/4頁)
章節報錯
但前有《長恨歌》,白居易這樣水平的句子,大家也覺得一般了。
不過。
相對於長恨歌,陳凡卻更為喜歡《琵琶行》。
喜歡的,不僅僅是因為琵琶行更為傾注白居易的情感。
更大的原因,還是因為琵琶行的藝術特色,陳凡認為是超過《長恨歌》的。
猶記得當年陳凡背這首琵琶行的時候,當真是背得好不暢快。
特別是這首詩裡面,有的時候閉上眼睛,當時的場景便來了一個完美的還原。
看著前方的琵琶女,陳凡繼續念道:【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琵琶聲與陳凡的詩詞完美結合。
或者說。
陳凡所念的詩歌完美的符合眼前的琵琶女。
不管是她的神態,動作,還是彈奏的節奏,聲音……全都透過詩詞的方式描繪了出來。
而當大家反應過來時。
一眾人眼中只看到大珠小球落玉盤發出來的輕脆之音。
但陳凡並沒有停止。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一口氣,陳凡將《琵琶行》第一部分全部念出。
短暫幾秒鐘之後,掌聲……直透雲霄。
“我了個乖乖。”
“剛才我都還沒有反應過來,這首琵琶行,又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我也是,我現在都還在震驚當中。”
是的。
比之長恨歌還更為的震驚。
如果說長恨歌裡面的一系列句子,都是金句。
甚至可以說有不少句子,都能流傳千年。
那麼,對於《琵琶行》來說,這就不只是金句或者是流傳千年這麼簡單了。
琵琶行的高明之處,除了語句之美,更為美的是他的藝術特色。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當然。
還有更進一步的【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這一層一層,層層推進,簡直是高潮一波接著一波,一浪接著一浪。
而在這一浪一浪,一層一層不斷的疊加當中……最後的高潮則如排山倒海,雷霆萬鈞,氣吞山河,直搗黃龍,一洩千里……
……
“老師,這首琵琶行也太美了。”
“好好看節目。”
“是,老師。”
不少學校一眾學子盯著鏡頭裡面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