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螢幕上的背景也換了一幕又一幕。

此時,螢幕當中赫然顯然著一棟簡陋的房子,以及門前石刻上的陋室銘。

看到上面的石刻,他無不是告訴著別人,這間房子的高雅。

不過被貶的生涯也有結束的時候。

在被貶郎州十年之後,朝廷突然想再次重用此前被貶的那一些人了,於是劉禹錫在被貶幾十年之後,終於回到了長安。

回到了長安之後,有一次劉禹錫到玄都觀看桃花。

鏡頭裡的畫面閃現了玄都觀的場景。

那裡種上了一片又一片桃花,桃花開時,好不漂亮。

賞花回家的時候,劉禹錫豪情又起,脫口而出:“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話劇演員唸完這首詩,鏡頭轉到了陳凡這裡。

“這首詩看起來是一首賞花的詩,他說的是詩人賞花回來的有感而作。你看玄都觀裡的桃花這麼漂亮,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是十年之前劉郎種下的。劉郎是誰,當然是劉禹錫自己。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但其實這是一首諷刺朝廷權貴的詩。”

“結果,沒過多少天,當權者就覺得我好心將你給請回來,你竟然還寫詩諷刺我們。好吧,你品行高潔,你還說這些花是你當年你種下的,我們只不過是後來者。好啊,你寫得真好,於是這一些當朝權貴卻又再一次將劉禹錫給貶了出去。這一次,貶的地方更遠,直接就貶到了嶺南。”

這首詩叫做《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這首詩在劉禹錫一眾作品當中,並不能算是代表作,也不見得有多出名。

但是。

陳凡卻很喜歡這首詩。

喜歡的原因,那就是劉禹錫真性情,真豪情。

你把我貶又如何,回來我照樣諷刺你。

但你以這就結束嗎?

並不是。

在被貶到嶺南之後,又過了很多年的時間。

當年那些執政者也被打壓了,而劉禹錫在當朝宰相的舉薦之下,又一次回到了長安。

這一來一回,劉禹錫已經50多歲了。

鏡頭這一次又拉到了玄都觀。

劉禹錫又一次回到了上次他看桃花的地方。

但這個時候的玄都觀已經不復當年繁華,再也沒有當年他所摘的桃花,整個玄都觀顯得一片荒涼,到處都是野草。

不過,面對著有一些破敗的玄都觀,劉禹錫仍卻豪情萬丈,寫了一首詩。

這首詩叫做《再遊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與那位飾演劉禹錫的演員一樣。

陳凡也看著眼前的玄都觀,念出了這一首詩。

並且。

陳凡這首詩念得很有感覺,也很有氣勢,甚至還有一絲絲得意,更有萬丈的豪情。

豪情的是什麼呢?

其實不言而喻。

想起之前詩人所受的遭受,你就會明白。

當年的劉禹錫被貶了十幾年,好不容易才回到長安,不想又被貶。但這又算得了什麼呢,你貶了我之後,我還是我,你也沒有將我打倒。看看玄都觀的桃花就知道,在我離開之後,玄都觀的桃花已經死了。那些滿朝新貴呢,也不知道去哪了?可是……你們之前被貶的劉郎,我今天……又回來了。